馮興國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學院(43800 3)
最近幾年以來,裝飾材料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各式各樣的新材料不斷面世,由于國民素質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促使各種新技術、新施工工藝不斷的改進與完善,這就要求建筑裝飾專業課程的教學務必有長遠的規劃。假如不高度重視裝飾材料課程,只關注學生在方案設計技能方面的訓練,容易造成學生對材料技術知識方面的欠缺,從而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實踐相脫離。因此,很有必要將實踐教學引入建筑裝飾材料課程教學當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主要選擇兩種形式,即學生自主分散以及教師帶隊的集體這兩種實踐形式。在裝飾材料課程的教育過程中,必須結合具體實際選擇適宜的實踐形式。選擇學生自主分散實踐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分散性比較強,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他們能夠多看,多想,多問,但是其效果難以確保,有些學生難免會產生馬虎了事的問題。所以,選擇學生自主分散的實踐形式,應當盡量避免其盲目性以及隨意性,在考察之前必須選擇合適的考察地點,提前向學生布置好考察的重點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進行考察。然而因為老師不可能同往,肯定會出現學生發現問題很難及時解決等情況。選擇教師帶隊的集體這種實踐形式,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其效率也將更加高,能夠有效避免學生自主分散的實踐所產生的這些問題。
1)帶著問題去考察市場。學生在考察市場之前,老師應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考察市場,增強考察的目的性,培養他們的科研水平與動手能力。在考察實踐過程中,就算因為條件限制老師不可能帶領學生進行詳細考察,也應當在考察中途舉行一些座談、討論之類的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將考察過程中碰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使得這些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
2)重視課后的總結工作。在考察實踐結束之后,應當指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整理考察內容并撰寫考察報告。報告的形式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要求學生把所收集到的各種材料標本、照片等進行整理,注明名稱、規格、型號、性能以及用途等等,然后找到與材料相對應的室內裝修的實際案例。并且按照標本、照片的分類情況舉辦一些展覽、交流以及討論等活動,不僅能很好能對學生所考察的內容進行總結梳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增強對裝飾材料的了解與認識,也能夠為日后的教學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并豐富了實物基礎,使得教與學能夠相得益彰。
3)建設校內實驗室(裝飾材料樣板室)。條件允許的院校應當建立校內實驗室也即裝飾材料的樣板室,使得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在樣板室可以放置一些在工程實踐中各種比較常見的材料,并且根據建筑裝飾構造、裝飾施工工藝等不同的課程需要,將樣板室中的所有裝飾構造打造為可以拆卸的樣品。材料樣板室并不需要太大,能將室內裝修中比較常見的裝飾構造以及最常用的材料清楚地展示出來就行,除了一些最常用的品種之外,陳列的材料還應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補充、更新市場上的新型材料,伴隨市場新材料的出現以及設計動態的更新而隨之更新。裝飾材料樣板室所發揮的作用是,能夠利用材料的展示,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對各個構造實施拆卸實踐,有效調動他們的多種器官,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在真實的情境當中更好、更快地理解并掌握復雜的原理,不僅對該材料的性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可以掌握裝飾施工的主要工藝。
教師是整個實踐課程過程中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發揮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任務。實踐教學環節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專業水平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本身的實踐經驗是否豐富,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以及創新能力有直接的影響。裝飾材料課程的教學總課時中,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據的課時比例非常高,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必須熟悉那些比較常見的裝飾材料以及常規的裝修技術,還需要能夠及時更新、補充自身的專業知識,掌握最新的裝飾材料發展潮流與趨勢,以便設計出更加符合實際的課程目標。所以,教師應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主動參與到工程實踐中去,從實踐市場中吸收養分。當前不少年輕教師的實踐經驗相當匱乏,對工程技術以及材料市場并沒有系統而全面的了解,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還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激勵機制。
[1]魏鴻漢.建筑裝飾材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胡雨霞,湯留泉.建筑裝飾創新材料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3]朱祖森.建筑裝飾材料課程教學創新淺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