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學生的自主意識在不斷增強。以前的政治課是學生在適應教師,現在則是教師要適應學生,就要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教師要使盡渾身解數來吸引學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我深感三尺講臺就是一個舞臺: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那么,作為演員的教師應當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一、用心背“劇本”
用心背“劇本”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用心備好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上課猶如上戰場打仗,先要摸清對方(知彼)情況,然后確立“作戰”方案(知己),作好戰前準備。準備工作就是要在了解“敵情”的基礎上制定周密的活動計劃,安排詳細的實施步驟和內容。這里的“敵情”是指那些干擾學生健康發展的思潮和行為。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做教學的有心人,擯棄主觀臆斷,以敏銳的洞察力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智能 、興趣和特長,認清學生在個性心理品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追蹤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從而有的放矢地確定活動目標、計劃和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理解教材,并注入自身對生活、對人生的理解,重新塑成自己可以自由把握的材料,將其表現出來,傳授給學生。根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制定活動計劃時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即注重思想品德教師的小組備課,這將給我們上好一節課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筆者無論是在參加市縣思想品德優質課比賽還是學校的公開課的準備階段,包括課題的選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課件的制作等方面都經過備課小組的充分討論,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后精心準備,為上好這一節課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用心“化好妝”
用心“化好妝”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用心樹立良好形象。教師要想使學生認真聽自己的課,首先就必須使學生尊重、愛戴自己和對自己有好感,也就是提升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形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只有讓學生把心掏出來與教師心貼心,拉近師生的距離,才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教師的穿著要整潔大方、輕便協調、色彩和諧,無需穿名牌服飾,無需穿的像去參加舞會一樣,也無需像加拿大那樣把教師要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都規定死,但最起碼我們必須做到:男教師不能穿拖鞋、穿背心、褲衩之類進課室講課;女教師不能穿無袖、低胸、露背、鏤空、透明的衣服進入課堂。我們試想一下:一個蓬頭散發、衣衫襤褸、不修邊幅,或者衣著過于絢麗、暴露的教師,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即使他(她)有著淵博的知識,學生也會對他(她)反感,學生又怎么會認真去聽好那節課呢?
三、用心“演好戲”
首先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要以一種熱情飽滿的心態投入到教學中。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就要把生活瑣事、生活煩惱拋開,用輕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學生,呈現給學生的是一種朝氣蓬勃的形象。假如教師不能處理好自己的私事,不能處理好社會、家庭矛盾,而把煩惱、憤懣帶進課堂,給學生施以壓力,從而使學生莫名其妙,造成心理緊張,就會給正常教學帶來負面影響,那就談不上效率的問題了;更有甚者,學生稍有違紀,就有可能會被作為發泄的對象,這樣一節課也就完了,戲演砸了。
其次,要掌握演戲技巧。我們要改變過去的“灌輸—接受”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聽講—背誦—練習—再現” 的被動學習模式。第一,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教會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雙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選擇多種學習方式如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對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下所取得的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成就,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贊賞。
再次,要改變過去獨立學習為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甚至是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博采眾長,既可以增長學生的學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精神。比如筆者在《文明交往——實踐與評價》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了一個“禮貌用語大比拼”的主題活動,先讓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自己所知道的禮貌用語,然后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匯報小組的探究成果,最后讓學生模擬交往的情境進行實踐訓練。這個活動讓學生既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下掌握了大量的禮貌用語,又培養了他們競爭與合作的精神,達到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