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是造型藝術,也叫視覺藝術,以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地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最大限度地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利用電腦創設動人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在反思傳統美術教育的基礎上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強調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積極態度。學生對學習美術感興趣的因素有: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圖像世界和生動有趣的活動場景,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語言與教學手段。在欣賞課《紅屋頂》,我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收集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制成VCD格式的文件,配上適當的音樂和解說詞,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電腦展示的畫面色彩豐富,有動畫效果,有故事情節,有優美的音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使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一改傳統的“一言堂”的美術教學模式。再如,在講授七年級上冊中的《橋》一課時,欣賞各地的古今橋梁并了解其特點是必要的一環,但書上圖片不多,又沒有與教材配套的掛圖,欣賞實景更是不可能,這時候,多媒體就是最好的輔助工具。我把在網絡搜索到的橋的圖片進行精心分類。介紹橋梁建筑時,不但可以用常見的視覺方式欣賞橋的外形或內部結構,還可以動畫顯示橋的多個側面。然后我點出用電腦制作的對比圖,讓學生能全方位了解橋梁建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風格。
運用豐富資源拓展思維空間,培養學習主動性
在美術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我在上《色彩》一課時,先讓學生認識各種色彩能使人產生不同的聯想,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然后我在電腦上為學生畫出春、夏、秋、冬的裝飾圖,用具體的色、抽象的形表達喜、怒、哀、樂等感情,再用具體的色、具體的形表達春、夏、秋、冬的印象。然后要求學生在電腦上用剪貼的方式表現春或秋的色彩印象,完成風景裝飾圖。采用電腦完成作業既降低了作業的難度,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
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
我給九年級美術特長生上素描寫生課,講到構圖時,我先選書上的一幅范圖,用掃描儀輸入電腦,再進行編輯,將背景和物象分別放在一個文件中的不同圖層,在演示時只需把選中的圖進行拖動,就可反映出畫中表現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還可把不同的圖層進行放大、縮小的處理,以展示物象大小變化對畫面效果的影響,使學生對構圖的重要作用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再制作了一個有關構圖的互動式課件,通過學生和電腦之間人機的交流提示構圖的規律性,這樣,既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動態演示難、過程長、操作繁復等問題,又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把抽象事物形象化,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七年級上冊《卡通畫》一課的教學時,我先收集一些人物各種面部表情的圖片,然后在電腦里進行色彩高反差、拉伸、變形處理,幾張形象略有變化的圖片表現出人物表情圖片向漫畫變化的過程,按教學的排序并制作一個片頭,再在Photo Impact Album下播放,接著在屏幕上演示,把真實的形象逐步向漫畫過渡。學生被吸引住了,目不轉睛地看著屏幕,最后他們都明白了漫畫夸張的手法,并積極投入到卡通畫的創作中。
綜上所述,在美術課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美術課堂教學的整合,借助電腦繪圖功能和動態模擬功能在教學中能取得高效課堂。解決了美術教學中動態演示難、過程長、操作繁復等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解決常規教學中信息量不足等問題,擴展學生的視野,給他們充分感受美、創造美的機會。確保認識過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避免因課時不集中帶來的諸多不便。探索和常規教學相結合的途徑,為學生創造美術學習和實踐的良好環境,按時完成作業率高。
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縮短了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時間和周期,形式更加生動,方法更加簡便,范圍更加廣泛,效率更加高,但也不能排斥傳統教學媒體。我們在大力應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時,也注重繼承傳統教學媒體的合理成分,正因為信息技術與美術課堂整合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們更應該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其中許多方式和方法有待嘗試,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和探討。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