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在學校中呈現出來獨特的心理素質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與時俱進的,教育必須以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依據,“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只有靈活運用心理輔導的知識,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筆者通過多年的探索和施教,采用減少重復,明辨是非,減少挫折,激勵上進,消除歧視,營造和諧,減少紛爭,豐富集體活動的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針對行為障礙,采取的方式是:減少重復,明辨是非
中小學生的行為障礙是指在學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適應不良,自我調節困難,缺乏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誘因影響下所產生的行為問題。主要包括不良習慣,多動癥,依賴行為,退縮行為,攻擊行為,品行障礙等。如本班的安棋同學經常管不住自己的雙手,一有機會就去摸其他同學,有時還弄傷別人。每次發生不愉快事情后,他總會表示悔改,但是他似乎不能把“悔改之意”轉變成合適的實際行為。我后來意識到“管住你的雙手”這句話說得太模糊,安棋根本無法理解中間包含的行為期望。于是,一天放學后約好安棋的媽媽和心理學教師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及時性,經過討論后一致同意采取以下措施:當他離開座位時必須帶上彈力球以提醒他不要碰別人;在走動的時候,他可以擠壓彈力球來釋放他過多的能量。
根據行為障礙中的分類,他屬于精神運動性興奮或稱行為興奮型,指動作和行為的大量增多。如果這種增多與當時的思想感情是協調的,同時身體各部分的動作也是協調的,則稱為協調性興奮。根據范安棋的狀況,我采取減少重復,明辨是非的辦法,讓安棋逐步走出心理的影響。方法如下:
我把一張小型的表格貼在范安棋的桌子上,向他示范如何在表格上記錄自己的行為。并告訴他:每次當你離開并返回座位的過程中沒有觸摸別人,那就可以記上加號(+),反之則記上減號(-)。如果他累計獲得了3個加號而減號沒有連續超過2個的時候,他就能贏得當天語文課中10分鐘的自由畫畫時間(因為安棋喜歡畫畫)。
當他第一次離開座位并“安全”返回時,我沖他豎起大拇指,他在表格上添加一個加號。
第二次他卻得到了我“大拇指朝下”的手勢,因為他“偶爾”碰到了正在削鉛筆的同學。我走到安棋的桌旁,進行了簡短的交談,并要求他利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記錄好自己錯誤的地方,讓學生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把握自己的行為特征,從而有效的減少犯錯誤的幾率。
通過采取減少重復,明辨是非的方法,該學生逐步控制了自己的行為習慣,使得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實踐中學生能否做到完全誠實地記錄自己的行為,這并不要緊,重要的是學生負責記錄自己行為的做法,從而能引導學生逐步轉變行為,使學生的行為習慣走上正軌。
二、針對自信心缺乏,采取的方式是:減少挫折,激勵上進
自信是學生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自信的培養與學校、家庭、社會都有密切關系。自信是一種正確、積極的自我觀念和自我評價。積極心理意味著一種對自己的認可、肯定和支持的態度。而自信心缺乏是很多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筆者采取減少挫折,激勵上進,有效改善學生自信心缺乏的問題。
青青,10歲,為人膽小怕事,遇到挫敗總是回避,情況嚴重以哭解決問題,終日沒精打采,性格也越來越孤僻。我分析主要原因,是因為她缺乏自信心。要改變她的膽小怕事的心態,必須培養她的自信心。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的實驗證明:教師信任學生,對他們懷著期待,學生就會微妙地覺察到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進而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同時也激發了自信心,產生了進步的動力,從而實現教師期待的目標。趁一節自習課,我主動接觸她,帶她到聊天室(心理咨詢室)談心。到了聊天室,我把燈的光線調到柔和,和她斜著坐,等她調好坐姿就進行聊天。通過和青青聊天,我得知了青青的理想和愛好,還是一個對舞蹈非常熱愛的同學,就算自己多么的辛苦,她還能堅持每天做好跳舞的基本訓練。我就抓住了青青這個特點,大力表揚了她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讓她知道自己也能做好,這樣重塑她的信心。在與青青談話后,我還特意表揚她,利用激勵上進的辦法應用到全班學生中,把樂觀、自信的心態融入日常的教學中,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具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強烈的自信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應付未來挑戰。
三、針對價值偏斜,采取的方式是:減少紛爭,豐富集體活動
根據學生的價值偏斜的行為,筆者采取減少紛爭,豐富集體活動的辦法,凝聚集體的力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小學生大都朝氣蓬勃,爭強好勝,競爭意識強。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這些心理特點,通過各項活動、比賽,激發班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感受團結的力量。活動應當是豐富多彩的,力求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做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參加。活動要有小組的,班級的,班級之間的,全學校的,學校之間的組織活動,通過適當的有益活動來啟發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主人翁意識。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每學期學校都組織春、秋游校外活動,充分考驗一個學生的集體榮譽精神,旅途中的互幫互助,游玩中的相互合作,集隊時的快速整齊等等;每學期進行一次由班級為單位進行唱國歌、做體操、拔河等比賽;每學年舉行一場大型的校運會,代表班級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同學們在班級初賽中選撥出來的,具有權威性,在比賽的時刻,每一位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浮現出喜悅和希望……這樣,他們充分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