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賞識中下生,轉化中下生
案例1
記得在我任教的第一屆學生中就有這么一名學生,當時接手的時候是初二,在班主任移交的資料中,我注意到了他,他的其他科目學得都不錯,數學和物理特別好,但是英語只有25分,當時我還在想他會不會是一時失手考差了呢?后來通過測驗我觀察到,他是真的不懂,每次測試試卷發下來,他不看試題就可以把全部選擇題涂完了,筆試部分就在試卷中找一下類似的抄一下就算了,說明每次考試都是碰運氣,沒什么積極性。通過觀察我發現他上英語課基本不聽課,老師提醒他就聽一下,但是他很喜歡抄寫英文,上課就是抄東畫西,書寫很漂亮,而且經常看到他穿的T-shirt 上有一些手寫的或者畫上去的英文,如“NBA”,“clever”,“smart”,“I LOVE YOU”等,后來不久的一次測驗他也只有30分,但是我在全班上表揚了他“這次考試的試卷已經全部改完了,首先不看成績,你們知道這次測驗中字體寫得最漂亮最工整的男同學是誰嗎?”我問全班同學,“就是陳梓良同學(化名)!”全班同學立刻拍起了手掌,我注意到陳梓良(化名)呆了一下,然后得意地笑了,還說了兩句“過獎了,過獎了!”課后我就特意地跟他聊了一下“我覺得只要你有信心肯下功夫,英語是完全可以學好的,就看你的英語寫得那么漂亮就知道你是重視英語想學好英語的”,從那一次開始我發現他學習英語開始有了積極性了,特別是每次抄寫單詞都爭取A+,因為我對他們說,A+代表你寫得最漂亮,他聽寫進步了表揚他,英語書寫比賽獲獎了頒獎給他,學習遇到問題了引導他去解決,鼓勵他前進……,慢慢地他學習英語有了方向與目標,并從最基礎的單詞入手開始認真對待,最后中考考了65分,雖然分數不算高,但是聽到他說“老師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我覺得這已經足夠了。
所以正如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證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對待英語的中下生,我們決不能放棄,而是要尊重、理解他們,始終保持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努力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表揚他們,并適時地給予鼓勵與幫助。
二、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
對于學生來說,語言技能的形成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任何一丁點的提高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只注意學生的錯誤而是要多關注學生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沒有不喜歡表揚的學生,恰當的適時的表揚能給學生極大的鼓勵和動力,老師的用心與在意,學生是記在心里的。
案例2
記得教高一的時候,我有個做法,就是每次測驗我都會全班公布成績并登記好張貼出來,表格上會顯示出學生每次測驗的成績,然后就在全班上總結并表揚對比上一次測驗進步較大的同學和幾次測驗連續進步的同學,并給予獎狀或文具的適當獎勵,再進行試卷講評,學生都習慣了。但是記得有一次,我因為身體不舒服,發了試卷評講完了就去看醫生,打算改天再統計數據,表揚進步的學生,誰知道,那天晚上回辦公室的時候就發現了桌面上有一張留言條“老師,這次測驗你不表揚進步大的同學了嗎?我這次進步了22分啊!”,我一看字體就認得了是紫晴(化名)同學,平時看她很沉靜不知道她心里那么在乎的,于是我第二天就立刻統計了數據并在全班上表揚了進步大的學生,當讀到陳紫晴(化名)的名字時,我看到了她臉上的喜悅。所以不要忽視學生一點點的進步,要及時抓住機會表揚和鼓勵他們,老師的贊賞與重視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讓學生嘗試成功的滋味
對于部分學生來說,要學好英語真的十分艱難,特別是部分理科生,因為他們的英語基礎沒有打好,一竅不通,興趣也不大,更重要的是英語讓他們抬不起頭來,從來覺得自己在英語面前就是一個弱者,出現嚴重的偏科現象,不是他們不想學好英語而是他們沒有自信心,沒有嘗試過英語帶給他們的成功的滋味,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更要嘗試賞識教育,通過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等,結合英語,創設各種適合他們發揮能力的活動,吸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活動,從中有所收獲并能嘗試到成功的滋味,重新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潛力。
案例3
記得剛接手高一的時候,為了了解學生情況,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喜歡英語的學生只有37.8%,我匯總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學生覺得英語很難學,很難提高,單詞記不住,文章看不明白,只靠死記硬背沒什么樂趣。后來,我細心觀察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不管學習成績,部分學生的英語書寫很漂亮,有的很有畫畫的天分,有的英文歌唱得很好。于是學完了Book 1之后,我就在班里組織了一次英語手抄報比賽,主題就是Book 1的五個單元選一個,包括:Friendship;English around the world;Travel journal;Earthquakes;A modern hero,四個學生為一組負責一張手抄報,報紙要求用英文并結合圖片,內容健康。評獎選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并給于獎品鼓勵,大家都很積極,英語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就負責找資料,英文書寫漂亮或畫畫得好看的同學就負責抄寫或畫畫,其他同學就負責排版,通過分工合作,各展所長,12張手抄報都做得很好,最后大家都有獎并在班里張貼所有手抄報供大家欣賞,還吸引了其他班的同學呢!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后來我在班里還舉辦了其他兩個活動,就是英語歌唱比賽和校運會英語口號征集,結果合唱shining friends 的兩個女同學獲得了一等獎,而校運會英語口號方面就由一個偏愛理科不太喜歡英語的男同學獲得“最有創意獎”,當他的口號“Class Two dreams come true”成為班級的口號時他覺得很光榮,學習英語也從此變得自信起來了。就是這種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優勢,從而激發了學習的潛能。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