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計效”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各種方法掌控學生的練習、規范學生單次練習的技術動作、練習的重復次數、持續時間及遠度等因素。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練習的趣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最佳練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不同教材,不同標準,不同等次(學生差異)的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計效”教學法,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一、在不同教材中的嘗試
在不同教材的教學中,嘗試“計效”教學的方法是不同的。如:體操模塊與身體素質練習,體操教學模塊以雙杠支撐為例,身體素質練習以俯臥撐為例。雙杠支撐的“計效”是以學生持續時間作為對比依據。采用的方法是:2人一組進行比賽,聽教師信號2人同時上杠支撐,先落下的一方為負,持續時間長的一方為勝。俯臥撐的“計效”是在規范學生技術動作(不可出現塌肚皮、撅屁股)的前提下,讓學生按要求完成重復的練習次數。“計效”時,教師應站在隊列的后側,掌握每一名學生的練習情況,學生以教師的哨音為信號,一聲哨音做一次,練習的頻率由教師掌握。或者是在規定的時間(如:30秒)內,學生技術動作規范的前提下,重復次數多的學生為勝。
二、在不同標準項目練習中的嘗試
1. 在重復次數練習中的嘗試
重復練習時容易產生疲勞,學生大多數為被動練習。教師要督促學生規范技術動作,讓學生按要求完成重復的練習次數。如多級跳,該項目練習初期,每次的跳躍以立定跳遠的形式進行。學生以教師哨音為號統一起跳,落地后雙腳不得前移。練習熟悉后,教師可加快哨音的頻率,直至完成連續跳躍的練習形式。教師“計效”時站在隊伍的側方,跟隨隊伍的速度前進。組織時,5至8人為一組,場地均為28×15米的平地,起、終點線距離為15米,男生要求跳躍10至12次通過,女生要求跳躍14至16次通過。
2. 以持續時間為標準練習中的嘗試
此類項目應以游戲或比賽的形式進行。組織練習時,學生可以是一對一的個人賽,也可以是以組為單位的團體賽。隨著持續時間的增加,學生的疲勞度也會逐漸加深,學生受求勝的心理支撐著,他們往往能咬牙堅持,直至力不從心。整個持續的過程會使學生的耐力素質得到提高。如體操模塊中的單杠屈臂懸垂,可采用個人賽的“計效”教學法,也可采用團體賽“計效”教學法。
個人賽的“計效”教學法是:2人一組進行比賽,聽教師信號2人同時上杠支撐、屈臂懸垂,先落下的一方為負,持續時間長的一方為勝。
團體賽的“計效”教學法是:將學生分成四組,四組同時上杠支撐、屈臂懸垂,每組最后一名落地的學生的持續時間為本組的最終成績。比賽時,先落地的學生可為本組的同伴加油鼓勁,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漲。
3.以遠度為標準練習中的嘗試
在以遠度為“計效”標準的項目中,投擲項目不僅僅局限于實心球、鉛球項目,新型的投擲項目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技巧性。
籃球的長傳球練習的“計效”教學法是:2人一組,一人持球站在球場端線外,接球的另一人面向站在罰球線處。持球學生擲球的同時,另一學生快速前插接球。球必須過中場線,接球學生將球接住即為勝,否則為敗。為獲勝,擲球學生也必須盡力擲球,而接球學生也必會全力以赴的奔跑,教師“計效”的目標即可達成。
三、在不同等次(學生差異)練習中的嘗試
在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人人參與是教學的需要,關注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在練習中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是教學改革的目的。為提高學生初中升學考試200米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采用“計效”教學法,效果明顯。為提高學生快速跑的能力,我采用追逐跑的方法。如50-80米快速跑,采用男女分組,男生起跑線在后,女生起跑線在前,男生起跑線至女生起跑線的距離的多少取不同的分值,男女生起跑時的距離差距越遠,分值越高。到達終點時,男生超越則男生得分,未能超越則女生得分。全班男、女生獲得分值總和多者為勝。實踐證明,該組織形式深受學生喜歡。通過對跑動速度的“計效”,發現學生的速度比單一的50-80米快速跑的速度提高得快。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