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歌曲導入新課,營造良好氛圍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持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利用歌曲精彩的導入,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的前提。當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環境中,心情愉快,就能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激發思維,樂于表達。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就是這個道理。這個環節做得好, 會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發掘學生智力的潛能,懷著愉悅的心情學習。相反,如果這部分做得欠佳,學生顯得情緒低落,做什么都無精打采,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課堂上小動作很多,無心聽課。如在教小學《英語口語》第一冊Unit 1 LET’S SING “What’s your name? ”我先讓孩子們聽音樂,再加上簡單的動作、節拍,由這首歌曲導入新課,在優美的旋律中,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英語課堂中,自然能形成良好的課堂組織教學模式,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因為歌曲簡單,容易上口,所以孩子們很快就把問候用語和詢問別人姓名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記住了。
二、善用歌曲,調控課堂紀律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影響人的情緒。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很難在40分鐘的課堂上全神貫注地聽課。在課堂上,如果學生一直處在精神緊張的狀態中,那么他們很容易覺得疲倦,這時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唱一唱簡短、易上口的英語歌曲,來調節課堂氛圍,這也是非常適合的。歌曲中歡快的節奏、有趣的內容、夸張的動作,能使學生緊張的神經得到放松,這不僅能舒緩情緒,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感知的語言知識在頭腦中慢慢復蘇,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有效的語言學習與生動、活潑、有趣的音樂情境相結合。從而再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沉悶的課堂就如同注入了新鮮的活水,“小魚們”又活躍了。記得我剛開始擔任一年級英語教學的情況,無論我把課講的怎樣生動,但是學生上課吵鬧、注意力不集中、實在是太亂了,盡管我大聲地不停地叫他們靜下來,但他們就是不理不睬。總之上完一節課就跟打仗似的!導致我沒辦法上好課,每次課前總是煩惱重重。因為我一直教的都是高年級學生,面對這些上課只能安靜幾分鐘的小朋友,簡直有點束手無策。這樣的狀況,讓我這位在英語教學崗位上“征戰”多年的“老”教師感到萬分無奈……總得感覺:教低年級比高年級更具挑戰性。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法:教學過程中,英語歌曲是很受學生歡迎的,后來我善用歌曲,來調控課堂紀律。如教Unit 2 I HAVE A NEW BAG 時,我用歌曲來貫穿學習pencil, ruler, rubber ,孩子們邊唱邊舉起相應的文具,不僅能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而且能調控課堂紀律,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
三、演唱歌曲,鞏固操練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小學生一開始遺忘最快,隨后遺忘趨于穩定。對他們所學的東西進行及時鞏固,才能降低遺忘率。歌曲包含高頻詞和重復詞,便于學生記憶。學唱英文歌曲要運用知覺、感情,尤其是小孩子,模仿力雖然強,但是所學英語往往容易記住卻又很快忘記。因此,必須采用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動態、靜態相結合的方式來鞏固所學知識,而唱英語歌曲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鞏固方式。現在多數的英語教師都認為小學英語不好教,尤其是涉及到各方面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又記不住。我發現如果利用書本上的歌曲來配合我們的教學,就能強化學生的記憶。如:課本中的歌曲“Rainbow”就能很好的鞏固和操練所學過的顏色。我先將一些有關于顏色的卡片發給學生,學生演唱歌曲,聽到顏色單詞時,學生就舉起相應的卡片,每唱一遍歌曲相當于就把那些知識操練一遍,這比起死記硬背單詞要好得多。教師如果能夠用歌曲來鞏固操練所學知識,讓學生從歌曲中體會到學習英語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樂趣,因此學生們更喜歡上英語課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英語歌曲能啟迪學生智慧
教材中出現的歌曲,都跟本模塊的教學內容有著緊密的聯系,都是與本模塊新教授的單詞相關聯的。當孩子們學會唱一首歌曲時,我們應當鼓勵他們大膽地用已學過的相關詞來替換原有的歌詞。如BOOK 1教材中的歌曲“DO YOU HAVE A LITTLE PLANE?”學生可以用bag, ruler, cat, car等單詞來代替plane。這樣既可以鞏固以往所學知識,也可以使學生通過想象達到提高思維能力的目的。還有一部分歌曲是跟本單元所學的句型有關的,比如歌曲“What’s your name?”這首歌主要訓練了句型What’s your name? 和My name is ….在學生熟悉了歌曲之后,就提倡孩子將歌曲中的動物換成自己的名字,雖然只對歌曲中的一小部分作了修改,但是學生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讓每一個孩子都當了一回作詞家,從而他們都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五、歌曲可以提高聽力
小學英語教材中,聽力材料主要以課本內容為主,聽力形式不外乎是聽音連線、聽音選內容、聽音作判斷等幾種形式。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這樣的聽力材料往往會失去聽的興趣。如能在英語歌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力,既能滿足學生聽歌曲和唱歌曲的愿望,又能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久而久之,他們就能主動地學習語言,聽力水平也能逐步得到提升。歌曲可以和語言交織在一起學習,可以圍繞歌曲練習聽力,組織活動。歌曲播放后,布置學生做一些對應練習,或對學生已做的任務進行核對。如:教學“Rainbow”這首歌曲,我讓一年級的學生聽歌曲錄音的同時,把顏色的單詞進行挖空練習,要求學生把聽到的相關顏色的小花貼相應的地方。這就打破了傳統的聽力教學,而歌曲教學緩和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提供了真實的地道的語言環境,對學生的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