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職校健康操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體驗成功,改變對待自己和世界的態度。當學生在優勢智能上獲得發展,體驗到成功,會使他們的其它智能聯動發展,這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態度改變了。在實踐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健康操等文體活動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就感的學生和班級,在各個方面都表現良好。在文藝演出中,在體育比賽中,在各項校園文化活動中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團隊意識,有很好的表現。在課堂紀律上,學習態度上,學習風氣上都有很大改善。甚至在他們本無興趣的文化課課堂學習上也表現良好。最典型的是我校幼師專業的學生。他們是我校健康操,韻律操,舞蹈隊,藝術團等活動的主力軍。他們在音樂藝術、體育、舞蹈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發展,而這恰恰是他們智能優勢方面,我們可以觀察到是他們在所有方面都表現良好,這就是“成功教育”的神奇魔力。
教育活動應該在關注學生職業化成長過程同時,還要注重民主化教育,根據多元智能理論開發符合學生個體特征的校本課程,協助孩子們發現自身智能優勢,讓他們有自主選擇學習風格,發展自身優勢智能的權利。此外,教育活動還要體現生命化過程,把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人格與道德品質的成長等看做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去做,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再沒有比讓學生成功更好的激發學習動力的方式了。
為了打造“文化學校”,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最近,我們密鑼緊鼓地開發職業素養的校本教材,并且在體育課校本教材開發的基礎上,以文化視野提出了“操文化”即“以操養心、以操育德、以操樹人”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在課程改革中,學校體育教師針對中職生在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等方面的優勢,開發了幾十套校本體育舞蹈教材,其中有多個校本教材已經實施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我們通過體育課、藝術選修課等公共基礎課、課間活動以及學前教育專業課等多種平臺和途徑,在學生中大力普及健康操教學,尤其是每年技能藝術節上,學校把健康操和課間廣播體操作為必選的團體參賽項目。通過這種規模性、群體性的健康操大課間活動(已引入到教師的課余生活中來),極大地培養師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對健康美的追求,在學生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師消除職業倦怠感的同時,提高了師生的韻律感,鍛煉了師生的健康體魄,也在校園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師生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現實生活里,不少學校的學生都不太愿意做課間操,甚至把做課間操看作是痛苦的事情,可是我們學校卻做到了讓學生愿意做、喜歡做課間操。開展操文化活動,得到廣大師生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在校園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健康操熱潮,學校的校園文化也呈現出令人欣喜的變化:過去課間操,學生懶懶散散,現在的課間操,學生的做操質量大大提高;原來放學后的操場冷冷清清,現在到處都能看到自覺練習、自編健康操的學生。學生在展示自己的動作優美中找到了剛健與自信,身心素質也得到全面提高。現在的校園,到處洋溢健康、活潑、陽光的氛圍。
舞文化的開展,也帶動了教師創編健康操的熱情。近兩年的大課間活動中,學校體育教師團隊在做好第八套廣播體操教學的基礎上,相繼創編了健康街舞、健身搏擊操、校園集體舞、輕器械健身團體操,并編印了以《我和我的祖國》、《自由飛翔》、《我相信》、《最炫民族風》和《青藏高原》等體現主旋律和積極文化的歌曲做韻律的民族韻律操為內容的數十種既有健身強體功能又能表現美、創造美的校本教材。這些,一切都源于學生和教師的“喜歡”。
當今學生喜愛現代體育運動,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健身操、體育舞蹈是一種流行的時尚運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認知充滿積極的情緒,而且開始從工作的實用性角度去思考學習的動機。對健康舞蹈認知的變化,使學生從學習的興趣發展為志趣,讓學生在擁有活力與健康,體驗到成功的同時,也塑造著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這正是學校體育課教改的魅力所在。
學校活動是學校文化中文化模式的最好例證。通過把體育課教改經驗上升到學生職業與人文素養養成以及文化視野的高度去發展和推廣,充分發揮體育與藝術的育人功能,構建“文化學校”就有了良好的土壤,育人環境就會極大改善。
黃埔職校將在總結體藝教師團隊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寬“專業化、民主化與生命化”戰略思路,把學校建成師生的“學習共同體”,在大力開展專業建設的同時,以文化再造學校,構建人才培養的“黃埔職校模式”。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