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課內閱讀為綱
1.加強基礎知識訓練
閱讀課文要認識生字,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因此,引導學生認識生字、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這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工程。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和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長期訓練,學生閱讀的基礎就扎實了。
2.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先學后教法。先學后教是生本教學法。它應該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常態下,學生習慣了老師教什么,就跟著學什么,不會先學。我就把這種方法拿入課堂,集中上好指導課,教給學生先學的方法。第一步,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二步,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三步,要借助字典 認識生字,理解詞語。如在教學《七顆鉆石》一課時,讓學生按上述學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并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后,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先學后教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先學后教的方法和步驟 。
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先學后教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此法由扶向放過渡。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閱讀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精讀精講法。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提問法。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做上記號,與同學、老師一起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懂的詞語、句子、問題提出來。
二、舉課外閱讀之目
言傳不如身教。老師的知識廣博與孤陋寡聞都直接感染學生。老師要多讀一些內容充實、有意義的書,以身作則,而且在課堂上能恰到好處地博古論今,要經常講述自己閱讀作品后的收獲和體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使自己成為學生們效法的對象,從而帶動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有目的地收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理解、欣賞;講述一些古今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從而激發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并在課余時間善于與他人交談讀書心得,從而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讀書行為。
推薦課外閱讀內容。當同學們課外閱讀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后,學生不知道看哪些書好,也不知道看哪些書合適。那么,在開始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情況,給孩子們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書。這一點對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及能力很重要。如何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課外書也顯得異常重要。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