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優勢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正以其獨有的優勢,營造了生動開放便捷的教學環境。電子白板與小學低年級閱讀課相結合,可以激發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參與度,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性思維。
一、運用電子白板激發興趣和創設情景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感知尚處于初步發展水平,他們對事物的空間、時間和運動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們的無意注意占優勢,有意注意還不完善。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如果能讓低年級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在新課學習的導入時,枯燥的講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說,都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那么,運用電子白板,則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學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比如在上《小白兔和小灰兔》時,我設計了“摘白菜”的游戲,把需要掌握的詞語隱藏在一棵棵“白菜”里面,學生看到原本一片空白的屏幕上變魔術般地出現了圖象,都感到異常的神奇和興奮。我想,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學生連連地驚嘆聲中,我再開始新課的教學。這樣生動巧妙地導入課文,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抓住了學生寶貴的注意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電子白板提高識字能力與識字效率
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他們的認知活動都是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知識的積累和智能的發展也都是在無意識下完成,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創造學習語文的愉快情境尤為重要。在低年級,識字是主要的教學任務。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象,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低年級學生的直觀性原則,我恰當地運用電子白板功能,讓復雜、枯燥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和生動。我在教《識字5》時,我設計了一個“字形魔術”。用鼠標電擊“秋”即變成“禾”和“火”,然后慢慢靠攏組合成“秋”字。(其他生字也采用類似方法。)學生看到這么有趣奇妙的變化,頓時興致大發,抽象的生字變得具體可感。漢字的構造學生一目了然,而且對其字義也牢記心中,輕松突出了“識記生字”的難點。
低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一直是我思考摸索的方向。通過實踐,我發現電子白板對鞏固識字有一定的幫助。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了一個“識字吃水果”的游戲。即把生字分別寫在各種水果上,這些水果都是平時常見的,學生愛吃的。如蘋果、枇杷、葡萄、西瓜、香蕉等,然后讓這些水果都長在一棵“百果樹”上,學生如果要吃書上的水果,就必須正確地讀出水果上的生字,并要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生字的。說對了,鼠標一點擊該水果,水果就會從樹上掉下來,表示被這位學生吃了。當色彩鮮艷,誘人可口的新鮮水果展現在學生眼前時,學生可興奮了,一雙雙小手一個比一個舉得高。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設計游戲進行鞏固漢字,能使學生真正“動”起來,這個“動”,不僅僅是手“動”、嘴“動”,更重要的是心“動”,即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激發和思維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鞏固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提高識字的能力和效率。
三、運用電子白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課堂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靈動的生命,只有靈活生成的課堂才能促使孩子的成長。交互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使我們的生成更為精彩。現代教育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但是,傳統的多媒體課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師受到定型情節的課件影響,完全圍繞著課件講課,在課堂教學中只能以教師的事先安排順序依次呈現,很難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缺少了課堂教學中最為精彩的“即興發揮”。再者,由于課件的內容無法更改,課件在演示過程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只能跟著教師的演示而被動的進行學習。電子白板強大的交互性功能為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方式,為建立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基礎。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