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競爭的加劇,離異家庭的增多,不良網絡等媒體的影響,升學壓力的增加,以及獨生子女被過于溺愛問題等原因,使得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出現復雜化和脆弱化。作為一名中學體育工作者,在體育課中滲透挫折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體育教學中產生挫折心理的因素
1.產生挫折的客觀因素
主要是指人際關系緊張或其他各種人為的因素。學生人際關系緊張指的是與老師、同學之間,或者家庭關系等緊張,從而使學生感到冷落,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遭受挫折。人為因素主要是指體育教師過分嚴肅對待,讓不同的學生對象來完成同等難度的動作,使某些基礎差的學生感到窘迫,遭受挫折;還有某些同學因動作危險、身體疲勞、場地器材差而表現出緊張害怕、情緒厭倦和興趣不高。對于這千差萬別的心理挫折,教師要善于控制,要洞察細微,區別對待。
2.產生挫折的主觀因素
產生挫折的主觀因素是指學生自身的許多因素。首先是學生的身體特征,有些學生為自己的身體缺陷而自怨自艾;有些男學生為自己身體矮小而煩惱,女學生為自己的體態發胖而不安。其次是學生的智能水平,有些學生學習勤奮,但受自己的智力水平所限,無法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再次是缺乏體育能力而無法達標。最后是學生的人格特征,有些學生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常為自己確立不現實的行為目標,有些學生過度焦慮,漫不經心地自負或自卑。
二、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
1.在學習體操項目時,教師應重視學生勇敢、果斷、頑強拼搏的精神。教學中教育學生對應掌握的技術動作要堅持不懈,比如不要因為剛開始學習單杠、跳馬、跳箱等技術動作時無法完成或者摔倒而氣餒,要鼓勵學生多練習,敢于挑戰,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學生對失敗和挫折有一定承受力,讓學生體驗到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享受快樂體育的喜悅感,樹立自信心。
2.在進行田徑項目的學習時,要讓學生體會到競爭的公平、公正、公開,按規則辦事的好作風。在統一規則與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下,教育學生盡全力去跑,去跳,去投,即使成績不是第一名,甚至是不合格,也是一個勇者。在進行耐力跑練習時,教育學生掌握當身體狀態面臨“極限”時的調整方法,鼓勵學生跑完全程,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于戰勝困難的頑強品質,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3.進行球類項目學習時,應重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的良好作風,反對個人主義,正確對待隊友的失誤、犯規等,養成尊重隊友、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和觀眾的良好品質。讓學生懂得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只有一個團結合作、溫暖的集體,才能凝聚人心,彼此支持,克服挫折,取得好的成果。
4.利用體育游戲、體育比賽、體育測試等形式滲透挫折教育。
體育具有競爭性,體育游戲、體育競賽、體育測試以競爭的魅力吸引學生參加。當學生置身于那種緊張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將會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激勵,從而去奮發拼搏,爭取不斷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安排競賽性的項目,讓全體學生參與,培養他們敢于取勝的競爭精神。體育以它的獨特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三、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為學生設置的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能太難,應是其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一次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學生自我調節心態,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其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失興趣和信心。
2.在學習新動作技術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給予鼓勵,讓他認識到每學習一樣新的事物,攀登一個新的高度總會有挫折,關鍵在于正確地認識、對待它和敢于嘗試,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另外,在學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3.對陷入嚴重挫折中的學生要及時進行疏導。如幫助學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等,在必要時可幫助其一步步地實現動作練習的成功,讓其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平時則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活動能力,把握其發展趨勢,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幾經嘗試均告失敗,就應及時給予具體幫助或調整練習難度。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