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
摘要: 物理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由于思維等因素的制約,傳統的物理教學較多運用單一教學或者少有的幾種物理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如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以新課改的視野,整合各種不同的物理教學方法,利用其優勢,摒棄其劣勢,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本文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 新課改物理教學方法整合
目前,我國教育正處在新的改革發展時期,新課改要求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的。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也是一種新方法。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這樣的背景下,嘗試整合、優化配置各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新課改的實現,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新課改簡述
新課改是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簡稱,主要是指以下六方面的改善和改革。第一,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第二,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第三,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系的“活”的知識;第四,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第五,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第六,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充分調動了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也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
二、典型的物理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一共有幾十種,在這里列舉以下幾種典型的方法:第一,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注重為學生提供真實或模擬的環境和活動,讓學生通過在實際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覺悟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過反思總結提升為理論或成果,從而獲得知識。第二,窮舉法。窮舉法也叫枚舉法或列舉法。是指在研究對象為由有限個元素構成的集合時,把所有對象一一列舉出來,再對其逐個進行研究的方法。這是許多教師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它本身又可分為物理知識點本身的窮舉,還包括教師選用例子說明知識點,這種方法很像數學上的“完全歸納法”。第三,知識元教學法。知識元教學是通過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心理特點,以及其他影響教學的諸多因素的研究,把教材中的知識點分解成知識元,優選最佳教學方法,發布教學指令,引導學生眼、耳、嘴、手、腦等多種器官參與教學活動,準確牢固地掌握每一個知識元,然后將知識元組合成知識點,從而掌握知識點,提高看、聽、說、做、想等能力。第四,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特征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其學科理論依據主要包括哲學基礎、教學論基礎和心理學基礎等三個方面。同時,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要求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第五,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將問題作為學科知識建構的載體,將問題作為發展學科能力的載體,以整體設計的問題鏈有機地串聯整個教學過程,恰當地貫穿于每個教學環節,以教師的問題誘發學生產生疑問,進而提出問題,或者教師創設情境啟發學生發現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學生獨立思考、討論等方式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努力使學生獲得體驗,喚起學生思維的活力。
三、新課改視野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多種教學方式整合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物理學是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它研究物質運動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大多數學生覺得物理難學,因為物理學的任務是探索未知的物質世界,其各種概念、定律、公式、法則之間關系復雜,學生在學習中一時難以掌握,久之則產生畏難情緒。運用整合的教學方式處理高中物理教學,引進信息化教學手段,引發學生興趣,發揮以人為本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物理的內動力,給教學注入活力。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提高,挖掘不同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有機的整合,體現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對學科知識自主建構中認知與情感的結合,使學生體驗科學的本質。高中物理課程目標是在基礎教育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多種教學方式整合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學本質。教學方式運用得當,把發現知識的本質放在更加真實的情景中,得到超越物理定律和公式本身的更多啟示,使學生真正理解物理,形成理解物理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在教學方式上采用多種方式,學生可以在科學思維和方法上受到啟迪,獲得知識教育價值。教師要正確對待物理學問題,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合理、巧妙地進行整合,才能很好地解決。現代社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整合可以讓學生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實現人與社會的平衡。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當以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基本教育理念為出發點,在具體物理教學中領會和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將多種不同特點的教學方式進行整合,才能增強學生自主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
(二)可能性分析
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將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以下對其可能性進行分析。第一,新課改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可能性契機。在前面論述了新課改,新課改的內容走向決定了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走向,這為教學方法的整合提供了前提,可以說,新課改與教學方法的整合是不謀而合的,新課改要求整合教學方法,而整合教學方法將更好地實現新課改的目的。新課改由教育部牽頭,在全國大江南北實行,國家不僅為其提供政策支持,而且為其提供大量的資金,職業培訓等,這將大大減少在教學方法整合中遇到的困難。第二,教學設備的改進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硬件支持。近幾年來,國家基礎教育的改進,許多中學都具備了相應教學設備,實驗室的完善,教學樓的改進,學生寢室的修建,教學資金的充足等都為教學方法的整合提供了硬件支持。例如,當需要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時,實驗室是保證。第三,教師素質的提高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軟件支持。越來越多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到高中去任教,這些老師有開闊的視野,專業素質過硬,而且大多綜合素質很強,他們有能力也愿意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把握好多種方法的協調、轉換,這為高中物理方法的整合提供了師資支持。
總之,新課改的視野即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整合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或協調適用。這兩者的結合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將為物理教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楊霞.淺談高中物理教學[J].教學研究,2012.
[2]李夢冬.我對高中物理新課改的認識[J].教學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