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舞蹈課程中技能培養的內容
(一)大學生體育舞蹈的形體訓練
體育舞蹈一般是從基本的站立行走開始培養學生的正確姿態,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應為人師表,教師形象是重要的師表內容。
1.站立。基本要領: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
2.坐姿。基本要領:上體自然坐直,兩腿自然彎曲,雙腳平放地面,雙膝并攏或稍稍分開,但女生雙膝必須靠緊,腳跟也要靠緊,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腰部靠好,兩臂微曲放在桌上,或小臂放在坐椅兩側的扶手上,也可放在雙膝上。胸微挺,腰要直,目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
3.走步。基本要領:兩腳跟走在一條直線上,腳尖偏離中心線約10°,兩臂由上臂帶動,保持站立時手臂的形狀,自然的擺動,擺動幅度不要過大,一般在30°~40°之間。走的要平穩,支撐腿落地要蹬直。不要甩前臂、手腕和勾腳趾。
(二)大學生體育舞蹈基本功訓練
1.柔韌性和自我平衡能力訓練。在力量訓練中,不同舞種的側重點不同。如下肢力量訓練中,摩登舞注重大腿肌肉支撐力的訓練,拉丁舞則注重表現腿部和腳步的爆發力。同時兩者的動作力量都是腰不離腿,腰的力量如推車一樣,腰部發出的力量并非來自腿部,而是腰部彈力帶動身體和四肢,在體育舞蹈中稱為“中段力量”。體育舞蹈選手柔韌性訓練,注重在腰、腿、足和脊柱各關節上,如摩登舞中完成各種升降、反身、擺蕩、旋轉等動作時,倘若這些關節柔韌性差,身體就會僵硬,無法表現出摩登舞婉轉、曼妙,行云流水,周旋偏偏的舞姿,拉丁舞還要求肩、胯等部位有很好的柔韌性。
2.“手、眼、身”三要素的訓練。“手”是形意的舞蹈,是舞姿最大拓展和延伸。“眼”是表演的靈魂,是角色內心活動的窗戶。“身”是體態,在動作中,腰為軸,也是體現動作韻味的關鍵。體育舞蹈是二人共舞,舞者之間的情感傳遞主要靠選手臉部表情、眼神及身體動作來表達。最后,在訓練中還要注意氣息的掌握和運用。
3.組合套路訓練。主要是通過一些組合套路進行訓練,如舞蹈步組合、華爾茲組合、波浪組合、基本功組合等。舞蹈步組合中,可以通過倫巴舞中的基本步、紐約步、定點轉、扇形步等動作進行形體的練習;通過基本功組合使肢體各方面在肌肉力量、速度、耐力、控制力等方面受到鍛煉,提高身體的協調性、敏感性、柔韌性、靈敏性等,使其形體得到很好的訓練。
(三)體育舞蹈的創編技能
1.體育舞蹈素材的積累能力。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創編體育舞蹈,可以從生活中積累素材,也可以從自然物態中捕捉素材,還可以從民俗民間中挖掘素材。
2.體育舞蹈創編的思維與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和想象能力是體育舞蹈創編的核心能力,其中,把握了舞蹈思維特點,也就把握了體育舞蹈的題材、結構、語言等方面的特點。
(四)體育舞蹈的教學技能
1.體育舞蹈鑒賞能力。通過多媒體欣賞教學,培養大學生感受舞蹈、鑒賞舞蹈的能力。在欣賞課中,教師通過對作品的講解、提示,引導大學生產生想象和聯想,體會舞蹈的表現手段在塑造藝術形象中的作用。在多媒體欣賞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對體育舞蹈視、聽、賞的能力,比如對舞蹈音樂的旋律、音色強弱的感受能力,對舞蹈動作的熱烈、平穩的感受能力。
2.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大學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動作內涵的同時,培養教學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應把表述技術動作、規格動作要領的語言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流利地將動作要領表述出來。
3.正確地觀察、分析、糾正錯誤的能力。讓學生從多種手位、腳位、體態、運動軌跡以及內在氣質和舞蹈風格上進行比較,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對不同舞蹈風格認識得更清晰,動作要領掌握得更準確,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糾錯和糾正他人錯誤的能力。
二、大學生體育舞蹈技能培養策略
(一)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把體育舞蹈技能培養擺在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突出地位
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加強體育舞蹈技能的培養,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美、勻稱的體態和富有朝氣的精神面貌,增強自我實力和信心;有利于滿足大學生對形體美的追求需要;有利于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增強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師范性
1.突出音樂節奏的訓練。體育舞蹈動作與音樂配合中,最重要是基本的音樂節奏問題,舞步要合拍,其次才是速度和旋律。在教學中選擇一些樂曲,讓學生音樂,熟悉分辨各種舞曲的節拍,熟悉華爾茲、探戈、倫巴、恰恰等舞曲的多種音樂節奏。
2.根據音樂速度的快慢變化來體現舞蹈的風格特點。首先是讓學生基本掌握各個舞曲音樂速度的變化的特點,力求使舞者與音樂速度吻合,充分表現體育舞蹈不同的風格特點。其次,實在教學訓練中恰當地運用音樂速度。
3.充分理解樂曲旋律的內涵,完美地體現體育舞蹈的風格魅力。學生熟練掌握舞蹈動作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樂曲旋律的內涵,體味音樂的韻味,以使學生在舞蹈中的思想情感和表現力升華,充分表現旋律的主體,充分展示藝術的魅力,學生的藝術素養和音樂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認真組織課外訓練,鞏固和拓展體育舞蹈的課堂教學成果
體育舞蹈的學習需要艱苦訓練,才能使舞蹈技能熟練、鞏固。任何技能的學習,必須及時、反復地練習,才能達到熟練掌握的境界。因此,在課堂教學之余,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并且要求學生干部帶領同學們有組織地練習,確保學生在求職時舞蹈素質、舞蹈技術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
(四)積極尋找實踐機會,努力提高大學生體育舞蹈的綜合水平
1.尋找機會讓大學生參加各種演出,在演出中積累體育舞蹈表演的實踐經驗,增強大學生舞蹈實踐能力。因此,不管是班級的文藝晚會,還是學校的演出或社會各界的演出,只要有機會,教師都應該認真組織,參與演出。
2.抓住教育實習機會,提高學生體育舞蹈技能水平。在體育舞蹈教育實習中,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做到教學語言精煉,組織教法靈活。把舞蹈動作的“形”與音樂的“聲”有機的結合起來,突出音樂節奏和旋律的內涵,提高舞蹈動作與音樂配合是體育舞蹈教學的關鍵所在。
體育舞蹈可以改善大學生的形體和儀表、豐富大學生情感、提高的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娛樂身心,促進個性發展,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豐富文化生活等目的。體育舞蹈活動的開展也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緩解了學生由于學習緊張帶來的壓力。同時,加強體育舞蹈技能培養,對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宋新明,河南省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