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分析
高校英語專業的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從事生產、服務、貿易等一線工作,因此更側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課程的設置與本科院校相比不是深層次的研究性,更傾向于基礎性會話,即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對公司的日常交涉語言應付自如。在課程設置上應當開設一些英語貿易、英語商務之類的課程,以滿足學生日后工作的需求,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陳舊
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重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知識灌輸,輕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參與。高等學校擴招以后,一些學校的英語教學資源難以滿足教學需求,“滿堂灌”更是成為個別學校的主要課堂教學模式,這與語言學教學規律是相悖的。許多英語教師仍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傳統英語教學法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講解語法條文,分析句子結構,而許多學生也誤以為只要記住了單詞、掌握了語法就能學好英語,其結果是學了十多年的英語,在工作、生活中連簡單的日常英語都不能應付,既不能聽,又不能說,造成所謂的“聾啞英語”。
(三)教師隊伍
學生、教師、教材及教法是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解釋者及教學效果的評估者。教學活動往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過去掌握的知識、學習方法和所持的教學觀點對他的現在和將來的教學實踐和理念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目前英語教師大部分是年輕人,缺乏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所以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二、如何創設有效英語語境
(一)詞匯教學課的語境創設
“語境足語言交際中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因為,語境對于正確理解詞義、語境意義以及正確選擇詞語表達思想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對于一個詞匯準確透徹的理解是依賴語境的創設來幫助來完成的。但傳統意義上的詞匯教學僅要求學生朗讀生詞表、拼詞、提供對應的漢語釋義,繼而進行繁瑣的講解。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將詞匯教學獨立于語境之外,學生接受的是支離破碎的語言知識。為此,教師應將詞匯置于語境中,使課堂教學生活化和語境化。在進行課文教學時,首先讓學生通讀整篇課文,領略大意。教師并可設計一些主旨性、篇章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詞匯語境教學,詞匯應放在句、篇中,即具體語境中,要求學生理解地閱讀,并能從語境得到啟示。具體可按以下步驟進行:A、挑選生詞,選詞時要選擇與課文重要內容有聯系的關鍵詞,且是學生還不熟悉的生詞。B、閱讀課文,此時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根據情景感受其義,其性及其搭配。C、猜測生詞,可讓學生根據上、下義來猜測生詞的含義。猜詞的過程即信息處理的過程,信息處理的水平越深,記憶越深刻,越能為以后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D、展示生詞,學生猜詞,可能會有很多錯誤,教師可用事先準備好的句子進行腱示,讓學生進一步揣摩,領悟其義。
(二)語法教學課的語境創設
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運用的基礎,其語法又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中過度強調語法,僅注重語言的形式,忽視語言的實際運用 近年來,通過課改,語法教學有些改進,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如課堂操練流于形式,有些教師認為應該淡化語法,不愿直接講解語法,認為語法教學會減弱學生的興趣,于是他們要求學生一味進行機械模仿操練,不引導學生觀察語法結構、講清規律,學生表面理解,實際上卻沒真正掌握。還有些教師仍采用直接講解形式,他們擔心學生模仿操練后,仍沒掌握,于是又炒“回鍋飯”,單向灌輸,使學生被動記憶,但這樣獲取的知識是難以內化為語言能力的。于是,就出現了雖經多次講解的語法,學生仍不會準確使用的現象。最后,很多老師仍只關注語言的形式,活動、操練也只是為了訓練而設計,忽略運用語言時所需的語境。因此,語法教學不能簡單地予以淡化,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優化而不是淡化語法教學”的原則。優化即采用“精講精練、借助語境”的策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引導學生主動獲取語法知識。
(三)開展英語演講練習
英語演講練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模式,是英語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鞏固所學英語語言知識,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特別是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練習中要讓學生閱讀和翻譯一定量的外文資料,寫出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表達準確、文字流暢的演講稿,讓他們面對廣大聽眾演講、答辯,使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四)利用英語第二課堂
英語第二課堂是培養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學校應創造條件,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閱讀英文報刊,收聽收看英文廣播、電視節目,觀看英語原版電影,組織學生參加外國專家講學和各類英語報告會,并加以必要的輔導,以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自覺性。
(五)建立水平高、能力強、素質好的教師隊伍
人才的成長在教育,教育的關鍵是教師。要培養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就必須有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六)加強英語聽力訓練
聽和說是一對孿生姐妹,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也是學習開口說話的第一步。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能力。學生必須參與語言實踐,才能獲得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大量的聽力練習是學生獲得語感及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思維的基本途徑。因此,必須在聽的基礎上進行說的訓練,說要從聽開始,吸收大量信息,學生就不再拘泥于機械的句型訓練上,而是依據語言環境適當選擇語言形式和規則自由表達。在初級階段讓他們多開口,掌握說的基本套路,為言語活動奠定基礎。隨著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讓他們對文章段落進行復述,做到一邊想一邊講,最后達到高級階段。采用先管后放的教學策略,進而逐步引導學生達到一種自由表達的最高境界。此外,讓學生接受課外聽力材料的自然熏陶感染,以及配合即興發揮式的議論、討論、辯論也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結語
創設有效語境,改善英語教學。教師必須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認真研究語言學習的規律,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同時,采用動態的教學法,將教學和具體的語境相聯系。重視語境意義的教學,盡量創造豐富有趣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鼓勵和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正確地放置到新的語境中。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學效益,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作者簡介:崔衛成,青海師范大學外語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