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 張昕 袁旭
摘 要:職業素質是實現就業并勝任工作崗位的基本前提。因而解決當前日益突出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質素。構建完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努力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成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一項緊迫任務。文章明確了職業素質提升的整體思路,對如何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具體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素質 提升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012-02
對于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來說,是否擁有過硬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成為在當今激烈的職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此,全面推進職業素質教育,大力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既是全面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必然選擇,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職業素質提升的整體思路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學生專業技能與實操能力,我們努力構建“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課外講座為補充、實踐活動為升華、競賽活動為檢驗、就業創業為亮點、專業教師隊伍為保障”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我們的目的在于將技能大賽、職業資格證書認定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道德修養高、專業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科學知識豐富的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力圖使學生提高技能、職業素質,進而提升就業能力和競爭力,同時在校期間完成上崗所需專業技能的基礎訓練,縮短學生走入社會崗位后的適應期,提高就業的適應性和成功率。
二、職業素質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課堂教學
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將技能大賽、職業資格證書認定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實現專業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要求的全面接軌,形成特色專業課程。
1.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及適時性。如金融專業,針對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設置“證券基礎知識”和“證券投資分析”課程;在“保險學原理”、“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課程結束之后,設置為期一周的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集中培訓,強化學生已學知識,提高其應試能力。這樣,學生在學完之后可以直接參加資格考試。
2.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水平。采用知識競賽法,寓教于樂,既克服了講述的枯燥乏味,也檢驗了學生對所學經濟法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水平,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團隊意識,可謂是一舉三得;問題辯論法通過正反雙方的辯論,讓學生在對比中全面、深刻地掌握應學的理論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反駁、應變的綜合能力;采取行為教學法,即結合具體情境,教給學生體現職業素質的具體方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豐富課外講座
豐富的課外講座成了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使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能力有了更深刻了解,明確了具體的學習要求,職業技能顯著提高。
1.通過知名企業進校園、校友講堂和創業講堂等活動開展就業和創業意識教育,充分吸收高技能人才、成功人士和企業精英加盟,為學生們帶來國際最新的熱點分析,讓學生們開闊眼界,豐富其知識結構,提高其學習興趣。
2.積極引進、長期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校外行業專家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充實到學院教師隊伍中來,講授職業資格考試及技能大賽需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解答學生關注的專業問題。
(三)推廣實踐活動
1.理論聯系實際,推進教育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構建適合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大實踐課程,利用模擬教學軟件進行實踐技能訓練。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嚴格執行實訓教學規范,認真把好實踐教學各環節的質量考核關,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
2.推行實訓基地開放化管理,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動手,充分利用下午和晚上課余時間及雙休日,使部分實驗實訓室、實訓基地對學生進行免費開放,充分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加強與企業合作,建設貼近學生、功能強大、作用明顯的校內校外教育基地,建設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
4.探索訂單培養這一校企合作新模式,全面實施專業與市場對接、學生與社會對接、教學與就業對接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戰略。
5.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青年學生運用知識服務社會的大課堂,是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會,不僅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為日后更快地適應社會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時,也使學生了解社會的發展狀況,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為將來的就業工作,提供了直接的就業經驗。
(四)積極舉辦競賽
舉行展業技能大賽,通過各種實際業務訓練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讓學生以賽代練,以賽促學,以賽精藝,并通過大賽的方式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檢驗。在接受社會檢閱、專家評議、同行競爭的挑戰中,職業技能得到長足的進步。
1.對應于國家、省組織的大學生競賽活動,積極組織院內的預賽和培訓活動。如金融專業,舉辦模擬炒股大賽,讓新進的大學生們在大盤個股漲跌中學到了股市知識,體驗投資的樂趣;舉辦商業銀行柜員風采大賽,通過模擬商業銀行的工作環境讓參賽選手進行實戰操練,將業務規定與業務操作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技能的提高;舉辦保險展業技能大賽,通過保險公司的實際業務訓練提高學生職業能力。以各專業創新實訓室為基地,在落實好已有獎勵、支持政策的同時,在場地和設備條件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2.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業計劃大賽、模擬面試比賽,提高廣大同學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素質,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切實營造創業環境。
(五)構建保障體系
1.建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網站,開發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庫、學生職業測評與導航系統、網絡在線交流系統和職業素質教育評價系統。為職業素質教育提供強大的網絡管理平臺,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我測評、互助交流的軟件系統,達到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提高素質的目的。
2.加快素質拓展體系的建設,整合、深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根據不同年級特點和需求,實行學生素質拓展卡,逐步構建多樣化、模塊化、動態化的素質拓展體系,并與學生的各級各類評優評獎掛鉤,使學生在活動中拓展學習知識的范圍,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提供人員保障。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職教師資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按照“培育名師、打造團隊”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送出培訓”,開發專業教師的素質教育理念、專業水平及創新思維;“掛職鍛煉”,鼓勵專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在校外公司企業任職,接觸實際業務,提高職業技能,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通過“外出進修、掛職鍛煉”等途徑,建成一支師德修養好、教育觀念新、專業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結構優化、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基金項目:黑龍江科技學院素質教育項目(編號:SZ12-30) 201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管理類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堯.經濟體制改革與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高等教育問題研究,2002(2)
2.李翠君,熊笑坤.金融與保險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0(1)
3.柯玲,劉呂高,李兵,張艷.城市型綜合大學學生發展與素質提升的實踐探索——以成都大學為例[J].高教探索,2011(5)
(作者簡介:孫璐,博士,黑龍江科技學院講師;張昕,博士,黑龍江科技學院副教授;袁旭,在讀博士,東北林業大學材料學院思想政治輔導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