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軍
一談到如何當好“一把手”,自然就會想到清正廉潔、公平公正、開拓創新、抓大放小等字眼。誠然,這些都是當好“一把手”的必備素質,但學校作為育人主陣地,其特殊性決定了校長僅僅具備一般“一把手”的素質還不夠。要想真正當好一名校長,打造一所具備內涵品質、文化品位的品牌學校,校長還需要扮演好以下五種角色。
一、校長應是思想的引領者
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是的,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教育思想之魂,辦學方向之魂,校園文化之魂,團隊精神之魂;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該往何處去,路該怎么走,課程如何設,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切身的探索實踐證明,校長是否真正做好思想的引領者,首先要看是否構建起完整、科學、符合規律的育人系統,且校長的思想是否在該系統中真正發揮了作用。校長要成為思想的引領者,就必須把自己的思想轉化為教職工共有的思想,把自己大腦中規劃的學校發展藍圖變為教職工共有的藍圖。我校在提出“適度教育”后,校領導和教師達成共識,確立“關注生命質量,奠基終生幸福”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了六條基本操作理念:順其自然,適當引導;講究到位,及而不過;主張教育精細化;崇尚“根雕藝術”;承認不同,尊重差異;既拔出尖兒,更托住底兒。
嶄新的教育理念催開了實驗小學滿園奇葩,促使每位教職工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了深刻反思,也催生了教育教學由點及面、由面到點的一系列變革,為學校新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二、校長應是和諧的營造者
一所好學校,師生臉上應時常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和諧應是其潛在的品質。因此,作為校長,營造和諧、寧靜的辦學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一是尊重。尊重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尊重的第一要素是“關愛”。校長要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群眾,工作上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臺,幫助教師實現當骨干、當名師的愿望;生活上關心教師的日常起居,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尊重的第二要素是“民主”。民主就是要讓教職工有充分的發言權、決策權。凡是關乎學校發展大計,關乎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措施,都要自下而上充分吸納群眾的意見建議。建立在充分尊重基礎上的民主決策,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與不和諧的聲音。
二是信任。校長對自己的管理層要高度信任,首先是運用好“人人背好自己的猴子”的管理理念,要求各管理層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并做到“決策層下移”。各部門出現了問題,不是簡單地將問題“上交”,而是首先思考并拿出兩到三套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既充分利用了智力資源,又體現校長的信任。一個包攬過度的校長往往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三是科學。科學是和諧的基礎,規范管理的標準應是科學。實驗小學構建的“雙軌道三層級”主題性校本教研模式,促使一個個行政組織變成了一個個研究組織,實現了工作與研究同步,以科研促工作的目的。
在外部環境上,要引領教職工具備虛心、包容、大愛的情懷。實驗小學教職工積極傳承和發揚“朝氣、勇氣、豪氣”的優秀傳統,人人大氣、和氣,但決不牛氣。把家長、社會提出的意見建議,當做是鞭策,是激勵,是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始終本著感激的心態去接受、去對待。 有了內外兼備的和諧,教育自然合乎規律,教改自然水到渠成。
三、校長應是行動的示范者
校長是示范者,首先要有激情。為走在改革前沿,我們新一屆領導班子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赴京請專家論證。為贏得家長支持,我們召開全校家長會貫徹新的辦學思路,公開校長信箱和手機號碼,隨時歡迎家長提出意見建議。校長的創業激情和這種公開、透明的陽光辦學行為,都在向教職工們昭示:激情是成就事業的必備素質,溝通是贏得支持的基本前提。
校長是示范者,還必須做到平實。只有腳踏實地傾心付出,追求平淡和真實,教育才會具有永恒魅力。
幾年來,我們以學生為圓心實施潛能開發工程,為學生個性發展創設廣闊平臺。在課程表中增設了誠信評價課、乒乓球技能普及課、形體訓練課、閱讀拓展課和主題性學習五種校本課程。每年舉辦體育文化節、科技藝術節和學科主題性學習展示活動,提出并落實“人人是星”的基本理念,評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閱讀星、體育星、舞蹈星、勞動星、演講星、美術星、小孝星等各種小明星,為培養孩子的自信及健全人格提供了肥沃土壤。學生自信的神情、燦爛的笑容、昂揚的精神、快樂的身影成為校園最亮麗的風景!這些舉措也讓教師更加明白,如何用不同的尺子量出每一個學生不同的長處。
四、校長應是文化的弘揚者
學校作為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場所,首先應是文化圣地,文化就需要傳承和弘揚,傳承是基礎,是前提,弘揚是責任,是升華。“適度教育”結題后,我們提出的新辦學目標就是:全面去除功利化,回歸教育原生態,力爭把實驗小學辦成一所學生樂學、教師善教、師生共同享受成長快樂的有文化的學校。一年一度的體育文化節,讓一度黯淡的體育文化在我們學校重放異彩;我們倡導教師胸懷大愛,讓特別有愛心、特別有智慧、特別有藝術、特別有方法、特別有耐心的關愛文化溫暖他人,凈化自己;我們開展百名小孝星評選表彰活動,讓源遠流長的孝道文化繼續滋養我們的生命;每年金秋,我們舉辦“木瓜節”,讓敬畏自然、呵護生命的教育浸潤其中。有了文化,學校就有了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有了文化,學校就有了讓人敬畏的內在魂魄!
五、校長應是力量的凝聚者
校長的力量不在于手腕有多硬,制度有多嚴,而在于自己的人格魅力是否足以凝聚人心、廣納人氣、激勵人志。為了成就老師的教育理想,提升其職業幸福感,我們實施了“教師幸福工作工程”。引導教職工做“適度教育”的研究者、先行者、實踐者,樹立適度教育理念,消除功利性教育行為,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成立適度教育研究所和11個研究共同體,常年開展研究活動;成立“導師團”,推行“導師制”;打造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舉辦適度教育案例研討會,開辦適度教育論壇,創辦適度教育專刊等。經過這些形式多樣、充滿挑戰的成長歷練,一批批骨干教師、專家型教師脫穎而出!
對退休教師,我們隆重舉行光榮退休慶祝大會,頒發終身育人獎;逢年過節,校長帶領班子成員親自到每一位退休職工家里去探望;每逢生日贈送一份蛋糕和祝福賀信。對在職教師,開展“幸福在實小”系列活動,其中已成功舉辦六屆的“幸福在實小”春節大聯歡活動,已成為我校教職工年年期盼的校園文化盛宴,成為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老師們說:“實驗小學就是我們的家,每位老師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校長就是我們的知心當家人。在這里工作,感覺很舒心!”
(作者系濮陽市實驗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