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聾人是一個特殊群體,與正常人交流有一定的難度,但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后,就能運用手中的筆把自己身邊的事物以及內心的情感要求表述出來,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加強對聾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也就成了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積累語匯,夯實語言基礎
擴充聾生的詞匯量是提高其語言能力的基礎。首先,家長和教師要有意識地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學習資源,看見什么就說什么,看見什么就教什么,在情境中自然滲透。其次,要幫助學生整理、積累基本詞匯。可以用卡片分類、顏色分類、事物分類等,讓學生把每天學到的新詞歸類記錄下來,多讀、多背。最后,我們還要培養聾生養成勤問、勤比、勤查工具書、多記、多運用的好習慣。只有學生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生活,才能為語言能力的提高準備足夠的“建筑材料”。
二、以語導文,理順思維語言
由于聽力缺陷,聾生不知道正常人是怎樣說話的,在進行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時常常會出現詞序顛倒、詞不達意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模仿力強的特點讓其仿寫詞語、句子,形成正確、規范的語言。比如學習詞語“一串串”,我要求學生仿寫。學生開始只知道在書上找答案,后來我告訴他們“一串串”是由一個數詞“一”和兩個重復的量詞“串”組成,很多數量詞都可以這么寫,比如一顆顆、一粒粒等。在我的提示下,學生們紛紛發言,有的說“一輛輛”,有的說“一條條”……就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也掌握了知識。
三、創設情境,加強語言運用
因為聽力障礙,聾生雖然置身于現實生活中,卻容易忽視四周的人和事、景和物,加之語言儲備量少,在說話時總會前言不搭后語。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為聾生提供可感知的對象(語言素材),創設直觀、形象的畫面,引導他們展開想象和聯想。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利用多媒體聲像兼備、圖文并茂的優勢,創設生動的“說話”情境,較好地渲染“說話”氛圍,使聾生在有意無意之中被吸引,激發“說話”欲望。
四、豐富閱讀,拓展語言空間
大量的閱讀,對于聾生來說,既可以豐富詞匯、學習語言的表達方法、提高語言能力,又可以開拓知識面、掌握讀書方法。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實際,列出書目讓學生讀;還可以每兩周讓學生分組辦一期讀書小報,總結近兩周內自己的讀書情況。這樣做既可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又可促進同學間的交流,會極大地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
(責 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