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德育是一項長期的育人工程,是一個學校的生命,是抓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德育工作的本質是人格教育。中等專業學校的德育工作,關系國計民生,關乎民族榮辱,做好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那么作為學校的校長,在抓好德育工作中又能起到哪些具體的作用?
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對象是以初中畢業生和部分高考成績不太理想的高中畢業生為主,這部分學生文化基礎不夠好,隨著當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多元化的社會文化不斷滲透到學校,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一部分意志力薄弱的學生不思進取,沉迷于玩樂,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中專專業學校加強德育教育,適時干預青少年所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引導他們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重視“養成”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道德修養,充分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如此堅持“養成”教育,促進學生良好習慣形成,學習興趣倍增,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應當以人為本。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民主、平等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合理地考慮和尊重主體的意愿,竭力滿足學生合理的需求,鼓勵學生用理智、客觀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中等專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陣地。在德育課教學中,校長要使教學內容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要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社會,注重實踐、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參與教育等,做到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時效性,充分發揮德育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校長要為學校建立切實可行、易于操作的德育評價體制,對學生德育考核進行量化管理。中等專業學校對學生的德育評價一定要拋開“學習好,就是道德高尚”的舊觀念,要建立符合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實際的德育評價機制和體系,不能僅以學習好壞就定品德高低,確立“以學生為本,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財富”等理念,正確看待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
校長要確立符合中等專業學校特色的德育工作目標。中等專業學校的德育工作要與時俱進,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不斷創新,更要貼近實際,走近生活,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遵循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此外,校長要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德育教育中的獨特作用,比如,在校園的醒目位置懸掛張貼名人畫像,更重要的是把學校優秀畢業生和在校學生的畫像也懸掛在學校的醒目位置,這樣使學生感覺榜樣就在身邊。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為榜樣,有力激發了學生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校長要啟發教師減少和避免盲目和感情用事,相信學生能妥善處理各種問題。對出現問題的人要做到少批評。我們要采用“理性分析,具體指導”的原則,以理智的態度對待,絕不進行“心靈施暴”,盡量采用正面、積極的評價,善于找出長處和閃光點,鼓勵進步,使每個學生都能體現其自身的價值。
要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需要校長重視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校長負責整個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負責為抓好德育工作選拔一線德育工作者。這個德育隊伍的建設既需要校長慧眼識英才,選拔任用負責任、品質好的德育工作者,又需要校長從長遠利益出發,下大力氣投資,積極進行德育隊伍的培訓、考核、評估等工作。相反,如果校長不重視建設好學校的教師隊伍,那么,即使政策、理念好,管理制度好,也無人實施,德育便又成了一紙空文,影響最大的還是學生的未來。
要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校長本人的示范作用也不容忽視。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代表著學校的風貌,影響著整個學校全體師生和員工。對待教師,校長要以自身的敬業精神去感染他們;對學生,校長的示范作用較為間接,多是通過影響教師來間接影響學生,這是因為我們的校長都給學生留下了“高高在上”的感覺。其實,校長如果能多深入學生,關注典型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他所起到的示范作用要比教師更具說服力,作用更大,更能讓學生感到被關懷、被關心,德育效果也會更好。
總之,一位優秀的校長一定有優秀的人格品質,他熱愛學生,熱愛老師,熱愛教育。他是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塊豐碑。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與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點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規范;是諄諄教誨,循循善誘,靠點點滴滴,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德育存在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存在于師生的相互交往中。一個人在自然狀態下的行為是最真實、最穩定的規范行為,只有教育者對學生的教育、監督回到自然生活狀態時,我們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實效。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品質更需要在學校教育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展。尤其是在我國現有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中等專業學校校長應該把德育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來抓。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的對象。教師既教學生也教自己,學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響教師。在教學相長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圍中,師生共同完善著自己的職業道德規范,促使自己成為一個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人。作為校長,應擺正自己對中等專業學校的思想認識,達到人教合一,為國家培養更多素質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