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雯
注意屬心理學的范疇,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點。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當人對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時,就會對這一事物反映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經過它才能進來。”只有那些進入注意狀態的信息,才能被認知,并通過進一步加工而成為個體的經驗。
注意力和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在智力結構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動的“組織者”和“維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組織和維持,人們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實驗和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學習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說,注意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條件。
教師在課堂上讓所有學生集中注意力,神情專注地聽講,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學生跟成年人一樣,如果他們不被眼下的事情吸引,就會找別的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學生走神是教師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之一,如果教師沒有掌握一些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就很難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作為主導地位的老師,培養好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學生能否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而初中生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穩定,無意注意占優勢又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我認為,解決該問題應從下述幾方面著手。
一、課前三分鐘,喚起注意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節課的開始,學生的興奮點有時還停留在上節課的內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尤其是初中音樂課,因為不是考試科目,所以學生不是很重視,抱著“來玩玩、湊個熱鬧”的心態上課。能否把學生由“課下”導入“課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效。因此,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我們可以結合中學生愛流行樂、說唱樂的特點,在課前三分鐘開展每課一歌(每周由一個學生上臺演唱經典的流行歌曲)、表演一個音樂游戲等來開發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激發學習動機,提高注意力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學習的動力系統中具有核心意義,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直接因素。學習動機的激發,必須有一定的誘因,是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成活動狀態,形成學習的積極性。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動機理論中指出,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某一問題反應傾向的強度(TRG)是由內驅力強度即需要(MG)、達到目的的可能性即誘因(ERG)和目標對學生的吸引力即價值(IG)共同決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RG=MG×ERG×IG。據研究問題難度在50%左右時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老師在教學中適度控制問題的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初一(9)班是我所教的整個初一年級中各項能力都比較弱的一個班級,在他們班的音樂課中我注重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大多降低難度,如只問些“歌曲情緒如何”、“歌曲高潮在哪幾句,可以把歌曲分成幾段?”等問題,避免“請給歌曲做個簡單的曲式分析。”、“分析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等有難度的問題,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出問題,以調動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習需求。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刺激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教學內容應該是學生經過努力能夠掌握的,太易與太難都會使孩子失去興趣,從而影響注意力。同理,教學內容過多或過少都不會引起他們的充分注意。
三、融洽師生關系,吸引注意力
教育實踐說明,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條普遍規律。如果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反感、懼怕或抵觸情緒,就會使他們課上精力分散,消極畏縮,遲鈍笨拙;反之,在他們愛戴、尊敬的教師的課上,他們會精神飽滿、情緒積極、注意力易于集中。因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要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采用興趣教學,集中注意力
興趣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趨向某項活動,并會與積極的情緒相聯系的個性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他就會對該事物特別關注,大膽地探索,并從事與此事有關的活動。興趣使人的認識優先地指向某種事物,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了解它和探究它。因此,學習興趣的問題,受到眾多教育家的重視。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兩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出發,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濃厚的興趣會使個體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促使他興致勃勃地學習。一個對某一學科產生強烈而穩定興趣的學生,會把這門學科作為自己的主攻目標,學習過程中會自覺地克服重重困難,排除種種干擾。總之,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效率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濃厚的興趣能引起他們主動探索和細心觀察。在這種主動求知的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且思維積極。最使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莫過于游戲,這是由于游戲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能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緒狀態下獲得知識。
教學方法的有趣多變能使學生注意持久。比如,在學習《豐收之歌》這一課時,我為了更好更快地讓學生掌握切分節奏和新疆舞蹈性韻律知識,同為擊手鼓聽音樂,若只采用教師擊、學生聽的方式,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分散,而變換為學生擊教師聽、學生擊學生聽、一人擊一人聽、一人擊兩人聽、兩人擊一人聽甚至自己擊自己聽等多種方式,則會使他們感到有趣,從而集中注意力。
五、教師主導作用,增強注意力
學生注意力培養的關鍵必然是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到:(1)教師知識儲備要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教師努力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平常的備課必須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把新教材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起來,從學習的量的方面高層次地影響學生的注意力。(2)構建豐富教師的人格。只有教師人格不斷地完善和豐富,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是溫馨的、輕松和諧的課堂,才是富有魅力的綠色課堂。歷史學家紀連海,長得并不讓人賞心悅目,但他在百家論壇的節目里投入地解說,他的繪聲繪色,他的滔滔不絕,他對歷史知識的嫻熟和獨到的見解,深深吸引了他的學生,反饋到課堂后,無疑會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得到增強。
總之,課堂注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樣的,只要課堂是有序的,學生學習是樂意的,教學是合理的,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增強,教育教學也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