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卓青 汪姍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保險合同呈現出格式化的趨勢。保險公司利用不公平、不合理的保險格式條款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日趨嚴重。為維護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維護合同自愿、公平的基本原則,必須加強保險格式合同的管理,建立起以立法規制為主,結合行政規制、司法規制和自律規制的法律法規。
【關鍵詞】保險合同保險格式條款法律效力
19世紀后,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大規模的生產方式日益形成。在保險領域中,出現了利用格式合同的方式進行約定條款,這種新的約定方式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高效力、低耗費的要求,因而得以廣泛使用。但是,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只追求合同制作方的最大利益,而規定了一些不公平條款,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悖離了公平、正義的法律價值。
一 保險格式合同的概念與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39條的規定,格式合同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訂,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日常生活中,大家會遇到許多具有格式條款性質的合同,如一些供水合同、供電合同,還有最多的,就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保險格式合同是指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已經由保險人確定,投保人沒有與之協商的機會,只能表示完全同意或不同意,即要么接受,要么走開的保險合同。保險格式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在保險格式合同中保險人占有決定性的經濟政策、身份優勢,而投保人處于弱勢地位。保險人利用在經濟或其他方面的絕對優勢地位,使其可以將預定的格式條款加于投保人,從而排除雙方協商的可能性。
第二,保險格式合同以書面明示為原則。保險格式合同都是由保險人一方印制成書面的形式以便使用和投保人了解,從而決定是否接受。這有別于一般合同既可以書面也可以用口頭形式的情況。
第三,保險格式合同的要約具有廣泛性、持續性、細節性的不特定性。廣泛性是指合同要約總是向不特定的多數人發生的,而非針對某一特定對象,格式合同內容為供多數合同之用的本質。持續性是指要約總在較長的時間內發生效力,在合同制定者改變其經營策略以前該要約都可以作為承諾的對象。細節性就是指該要約一般包括合同的全部條款,無須也不允許對方承諾是對要約加以任何修改。
第四,保險格式合同具有不可修改性、穩定性、重復性。保險格式合同一經擬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具有穩定性,不能隨意修改,欲與之締結合同的投保方只有完全同意才能成為締結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就合同條款討價還價。投保人主動自愿表示訂立格式合同的意思時,視為已完全同意了格式合同中的全部內容條款。
二 保險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標準
1.違反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的格式條款無效
所謂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是指不依賴于當事人意志而必須無條件適用的法律規范,此類規范僅依法定事由的發生而適用,且內容不得以當事人意志改變或刪除。因此,如果保險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違反了法律強制或者禁止性規定,無論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訂立,都應該認定為無效。
2.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格式條款無效
由于保險格式合同條款訂入合同并沒有雙方當事人的協商,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投保人也無法提出異議,對此類合同條款,就應當依據民法基本原則,如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原則、平等互利原則等作為判斷依據,如果保險格式合同條款違反上述原則,則應認定為無效條款。
三 保險格式合同的無效或被撤消的法律后果
保險格式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消后,將導致格式合同自始無效,《合同法》第56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消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這種自始無效,是指合同成立之時就不發生合同履行的效力。無效格式合同所具有的違法性和可撤消格式合同所具有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性,這兩類合同都可導致格式合同的相對人受到損害或者使用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為了體現法律保護合法行為、制裁違法行為的職能,法律要保護無過錯當事人的利益不因合同無效或者被撤消而受到損害,同時還要強制對合同無效或被撤消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法律規定因合同被撤消,當事人之間也應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被撤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所謂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確認無效和被撤消以后,對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經接受財產的當事人則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財產旨在使財產關系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況。返還財產應以能夠返還和有必要返還為前提,如果一方取得的財產已經不存在或者沒有必要返還,則取得財產的一方不得承擔返還財產的責任,而應向對方折價補償。
保險格式合同普遍存在,這雖然有利于節約時間、經費,減少交易成本,事先分配合同風險,而且可以預估生產成本促進企業的合理化經營,對廣大消費者甚為有利,但是,保險格式合同的廣泛使用產生了一系列理論和實際問題,其中認定格式合同的效力便是首當其沖。因此,在合同自由的原則下,我國應建立以立法規制為主結合行政規制、司法規制和自律規制的法律法規的模式,嚴格按照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標準對格式合同進行審查,進行綜合調控,維護正義,以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消費者,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全法利益,克服保險格式合同帶來的弊端,實現公平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