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娥
摘要: 專心傾聽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同時一個人是否會聽,還將直接影響其社會交往的能力。傾聽是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質(zhì),一種素養(yǎng)?!皩W會傾聽”是新課標中對低年級小學生提出的一項重要目標,對學生進行專心聽講習慣的培養(yǎng),實際上是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在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非常重要。作者就如何培養(yǎng)低段學生學會傾聽談幾點意見。
關鍵詞: 小學低段學生數(shù)學傾聽能力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下,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活潑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教互學的學習場面,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也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師生的距離也更近了。但在課堂上我們也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當一個學生還在發(fā)言時,有的學生卻舉起小手大聲嚷道:“老師!我來,我來…”而有的同學卻在下面自顧自地干自己的事情,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在旁若無人地干著自己的事……種種現(xiàn)象引人深思。那如何讓活躍的課堂氣氛與良好的課堂秩序統(tǒng)一起來呢?作為低段的數(shù)學老師,我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當做每節(jié)課必須注重的事情。以下我就如何培養(yǎng)低段學生學會傾聽談幾點意見。
一、以身作則,感召學生傾聽。
學生傾聽習慣一方面取決于老師的傾聽習慣。很多時候,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只是單純的“對”“錯”,沒有參與到學生的思考中去,也沒有更多的評價。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少了學習的興趣。行課過程中,教師為了趕進度,也很容易忽視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只想從學生嘴里聽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一旦學生說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拒絕聽下去,打斷學生,讓學生不知所措。又或者老師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不夠到位,學生提出一個老師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老師一時答不上來,就直接讓學生坐下,對學生的問題也置之不理。老師的這些不良習慣:假聽、拒絕傾聽和聽后無反饋都會影響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力是驚人的。
老師們要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注意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教師在傾聽學生講話時,一要鼓勵學生多講;二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來感受他們內(nèi)心的體驗;三要讓學生感受到你愿意聽他講話。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注意和傾聽,意味著對學生的了解﹑重視、喜愛、關注和尊重,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老師在傾聽時,要思考:學生正在說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說?走進學生的思維,和他一同思考。聽完學生的發(fā)言,一定要給予恰當?shù)姆答?。比如:“你觀察得真仔細!”“你不但聽懂了其他小朋友的意思,還對他進行了補充,真棒!”
二、適時指導,教會學生傾聽。
學生的傾聽習慣還取決于自身的一些特質(zhì):自我中心意識,現(xiàn)在的小學生都是家里的小太陽,到課堂上就表現(xiàn)為只想自己說,沒有別人說話的份,也不想聽別人說。有一些學生表面上在聽,也坐得端端正正,其實腦袋里面卻在放動畫片,這樣的消極傾聽比只想自己說還可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要從細化要求開始。明確告訴孩子,要學會傾聽,就必須做到“五心”。耐心:聽老師和同學的話時,要聽完整,不要肆意打斷;細心:別人在發(fā)言時必須安靜地聽,發(fā)現(xiàn)他言語中值得表揚和不完整或者有錯誤的地方;專心:聽的時候不做小動作,不東張西望、不和其他人說話;虛心:聽別人在回答問題時是怎么說的,怎樣才能把話說清楚;在傾聽時必須用心,一邊聽一邊思考。
學生知道該怎么聽了,老師還得教給他們科學的傾聽方法:邊聽邊動腦筋,善于抓住主要內(nèi)容,還可以一邊聽一邊記錄要點。例如在解決問題練習時,我給學生口述了一道題目: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讓我去買一支鉛筆(5元/支)和一個書包(38元/個),我還剩多少錢?這里面有三個數(shù)據(jù),光是聽的話很容易遺忘,所以馬上就有學生把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再思考如何解決就容易多了。
三、生生合作,促進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我認為采用兩人合作的方式效果比較理想。一人講,一人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該說還是該聽。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也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例如:本班中的小王上課發(fā)言積極、思維活躍,但很愛表現(xiàn)自己,不愛聽別人的意見。對此,我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比如:用一副三角板分別畫出15°、90°、75°、120°、135°、150°、180°的角,先讓學生拼一拼,再畫出來并說給同桌聽。在以后的每一節(jié)課中,我都注意到這一點。對在合作中認真傾聽的學生,獎給他們“合作之星”的稱號。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傾聽別人的習慣,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恰當評價,實行獎勵機制。
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習慣很差,還屢教不改,這是由于教師平時只顧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注意強化學生的好習慣而造成的。當學生感到教師在對待上課認真聽和不認真聽、好習慣和不良習慣沒有明顯差別時,他們的不良習慣就會增多。
我在“聽”的培養(yǎng)中,從不吝嗇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jīng)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qū)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薄按蠹铱?!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這樣學生就會認真傾聽。
總之,“學會傾聽”是新課程賦予學習習慣新的內(nèi)涵。傾聽,不僅是課堂教學訓練的重要項目,而且是構(gòu)建學習方式及健康人格的重要能力,為此,責任和義務促使我們要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