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彥榮
熱愛學生,是對班主任老師的基本要求。熱愛學生就要關心了解學生,信任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好學生。教師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學期開學,我接了一個新班。班里有個學生,名叫戎成(化名),性格很開朗,尤其愛打乒乓球。但因長期以來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一旦他做錯事或老師告狀,脾氣不好的母親就對他打罵;而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很少管他;家庭也不富裕。久而久之,他的脾氣暴躁,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由于經常受到老師的管教、批評,因此師生關系不大好,不愛學習,也不守紀律。
曾經有一次,在英語課上,因為他生病,經常要小便,課間休息又沒安排好時間,所以在上課鈴響后,要請假出去小便。英語老師不允許,他很不高興,就不理老師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后他向老師承認了錯誤,在班里也作了公開檢查。他跟我說,他知道自己這樣做很不對,不尊重老師,但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說以后一定會尊重老師,不再這樣。看著他的樣子,我相信他了。于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他,并表示愿意和他成為朋友。
但之后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意識到這個孩子還是需要老師進一步的教育。那是學校乒乓球比賽期間的一天,下午體育課有我班的比賽。照例,我來班級巡課,發現有幾名男生的座位是空著的。當時我很生氣,我就在門口等著他們出現。不一會兒,他們幾個人就大汗淋漓地走了過來。于是,我把他們幾個人帶到了辦公室詢問情況。了解清楚之后,我很是生氣。原來他們是因為要準備乒乓球比賽,所以才沒有及時回來上課。其他的同學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他卻認為遲到并不重要,這種學習態度讓我很是不滿。我想這次我不能只是進行教育,因為這種不守紀律、隨便遲到的做法,如果改變不了的話,就會在班內造成很壞的影響。于是我采取了“小事化大”的戰術,準備把這個問題與家長進行溝通。我給家長打電話并告之此事。我要通過這件事情,讓他認識到好好上課,好好學習對于一個學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戎成的態度不是很好,還說什么不參加乒乓球比賽了。這話讓我聽得很是氣憤,我覺得一個學生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我把這話和他的母親說了,想和他母親一起教育他。但是可能這種方法并不恰當,雖然表面上他最終承認了錯誤,寫了保證書,但是從他的眼神中,我感覺到我的教育目的并沒有完全達到。這讓我心里一涼,這次教育肯定又失敗了。
此后,他就開始變本加厲的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了班內的其他同學,甚至拉幫結伙、抽煙、喝酒、賭博等。我總是把他叫到辦公室,不厭其煩地進行教育,寬嚴相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當他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他的反復就會很頻繁。我想我應該找個時機,讓他來一個大的轉變。
不久后的一次做操事件,使我們師生關系出現了緩和。那是上課間操,體育老師讓他們做操——雛鷹起飛。他的動作相當不標準,只是在哪兒隨便比劃,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于是,做完操后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進行了個別談話。他的眼神一開始很不友好,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看著他的態度,我想如果今天我不把他說服,那么我的教育就又白費了。于是我開始轉變談話角度,談到了我自己,談到了我和他的關系,也談到了他身上的毛病,談到了他的家庭,等等。我對他說:“我可以告訴你,現在能夠直言你缺點的人才是真心為你好、關心你健康成長的人。……我相信你是個懂事明理的孩子,你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的困難,我們可以團結起來一起克服,一起進步。你現在的狀態很不好。如果你是對老師有意見,那么你可以直接提出來。好的建議,我一定接受,并對自己的問題加以改正。我只是想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幫助你們每一個人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處境,……”戎成說:“老師為我好,這些我都知道。可是,今后不要跟我媽告狀。你一打電話,她就會罵我,打我。”我一下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說:“打電話時,我只是說事實,還特別交代你媽媽,要與你好好地溝通,不要一味地打罵。”他說:“跟我媽說也沒用,我以前的老師也說過,不管用。”后來,我們達成協議,只要他能改正缺點,遵守紀律,我一定不再找家長。從這以后,戎成對我的態度好多了,在紀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后來的一次捐助活動,更使我們的師生關系變得融洽了。那是我縣的一些企業家,在我校搞了一次資助貧困生上學的活動,每人資助200元,我們班有五個指標,經過調查和了解,戎成也在范圍之內。在領取資助金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眼角濕潤了。從那以后,他的確變了,他學會了尊重老師,也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他開始遵守紀律,他也開始努力學習,并且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一次科學考試中還考了一個第一。
也許每個學生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硬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班主任老師付出真誠的關懷和發自內心的師愛,架設起一座通向學生心靈的橋梁,深入學生的心靈中去了解他們,才能打開他們心中那扇塵封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