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美 周偉
1.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
學校體育教育是指在以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等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學校健康教育是通過課堂教學和健康教育活動,使兒童青少年掌握常見病防治和衛生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提高個體和群體的健康水平的目的。兩者之間在內容和方法上不盡相同,但是在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人的健康。學校體育教育是通過身體的運動,來強化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而健康教育則是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為習慣,使我們維持已獲得的健康水平,不至于下降。
我國在20世紀開設體育課之初,一直沿用體育這個名稱,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學習前蘇聯模式,將“健康性”原則寫入體育教學大綱,從此將“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作為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寫主要依據。到了20世紀80年代,學校體育不僅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并開始試點學校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結合,在隨后的發展中,越來越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聯系,直到2001年,將全國大中小學體育課程改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實現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進一步的結合。名稱的改變標志著,學校體育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更高的健康水平,而且要讓學生掌握如何維護健康。
2.學校在開展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健康教育起步較晚,期望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
我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制定了《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并在第13條中明確規定:“學校應當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普通中小學必須開設健康教育課?!庇辛艘幎?,就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然而,雖然有規定,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經濟,尤其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健康教育的開課率不高,在當時一些偏遠的農村學校體育課根本無法保證,更無從談起健康教育了,導致國家的教育期望與現實之間出現較大差距,這也是我國中小學健康教育發展緩慢和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的直接原因。直到今天,盡管健康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離社會的期望還是有差距,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持續地下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2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我國學校教育受到傳統文化思想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片面追求學生的升學率。這種觀念在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依然存在。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不開甚至少開體育課,更別說健康教育課了。付文佳等對四川省農村學校健康教育的調查顯示,小學開展健康體育的情況要比中學好,主要是初中開始有升學壓力,學校和學生都將升學作為首要任務。其次,體育教師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盡管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對學校開設健康教育的要求,但是對培養體育教師的高師院校而言,并沒有做出相應要求,致使高師院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做教師依然只重視技能教學;直到今天很多高師院校依然沒有把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或主干課來要求學生掌握,只是有的院校作為選修課程計劃。最后,學生自身對于健康教育的內容認識不足,對健康訴求不高,認為有些健康教育的內容與自己相距甚遠,不會發生或者是認為自己身體很棒,不需要關注等。
2.3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結合不夠緊密。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體育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痹谶@一指導思想的指引下,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開始了大張旗鼓的結合,到今天學校健康教育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到目前為止,很多還是停留在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在面上一些結合,這主要是因為健康教育內容面太廣,沒能找到一些具體能和體育教育深入結合的內容,給人感覺就是這些健康的內容哪門學科的老師都可以勝任,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在廣度和深度上,結合得不夠緊密,缺乏規范。
2.4現有的師資在質量上還不能滿足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需要。
部分體育教師,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未受過體育教育的專業系統教育,缺少對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這一問題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改革。而且,由于高師培養教師時,也不注重對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的培養,使得學生對健康知識了解不多,走上工作崗位后,并能出色勝任學校健康課程教育。體育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執行者,擔負著培養21世紀健康新人的任務。擔負這一重任就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拓展體育教育專業知識面,不但要掌握各種體育運動技能,而且要掌握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運用這些知識,教會學生運用各種形式進行身體鍛煉,又能指導學生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學校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途徑及方法
3.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健康不僅是學生個人問題,而且同環境和社會發生十分緊密關系。就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和體質水平而言,積極的體育鍛煉是獲得高健康水平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但是光靠體育鍛煉是完全不夠的,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現代人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必須使營養、運動、休息三方面相互和諧。至今許多人將體育看成維護健康的積極手段,而將衛生保健看成是消極地維護健康方法,認為自己沒有疾病,就不需要關注健康知識,這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對健康知識宣傳,通過學校的櫥窗、展板和課堂結合現實實例進行教育,讓學生主觀意識上明白,自身切實需要健康知識,需要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健康教育的發展。
3.2加強體育教學部分與醫務部門合作,提升學校健康教育水平。
首先,學校體育必須加強醫務監督,體育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體質狀況、健康水平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水平,并以此判斷他們能否按要求參加體育活動,或適宜參加哪些活動,確定在體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注意事項等。其次,加強體育教學部門與醫務部門的合作,學生健康是學校乃至于全社會的責任,不是靠單獨一個部門或一個機構就能實現,體育教師由于知識結構的原因,對一些醫學健康方面的知識很難全面深入地了解,這就需要專門醫務人員對學生做全面、細致的講解,因此加強體育教學部門與醫務部門的合作,在學校健康教育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
3.3加強體育教師再學習工程。
體育教師是學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開展者,教師的知識結構決定了學校健康教育開展的廣度與深度。而絕大多數體育教師是體育院校畢業,專業知識強而精,但是健康教育知識相對較為片面,這就需要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擴大體育教師再學習工程,使得體育教師掌握更多、更專業健康教育知識,來指導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和形成健康行為,從而促進學校健康教育全面而又深入地落實。
參考文獻:
[1]盧國,姚冰英.當前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第23卷(2).
[2]付文佳,劉兆煒,劉影,李志新.四川省農村學校健康教育現狀調查[J].預防醫學雜志,2008.9,第24卷(9).
[3]黃崗.學校體育現狀與健康教育探析[J].安康學院學報,2007.10,第19卷(5).
[4]張軍霞.“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國內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的現狀思考[J].科技信息,2009(3).
[5]孫凡沛,駱艷麗.試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J].科教文匯,2009(8).
[6]陳澤華,鐘海波.汕頭市城區學校健康教育課現狀及對策[J].中國學校衛生,2005.9,第26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