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來
摘要: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例,談談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欄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初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關鍵詞: 初中歷史課堂教材資源趣味性
歷史課程本身具有過去性、不可再現的性質,歷史知識本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遠,學生不容易理解,難以產生興趣。其實,歷史課本身是一門充滿趣味性的學科,那些充滿智慧哲理的歷史小故事,讓人崇拜景仰的歷史人物,只要利用得當,則無一不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新課標下的歷史教材,考慮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從內容編排到欄目設置,都充分考慮到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1.巧妙利用導入框
教材每課之前都設置了一個導入框,這些導入框由生動的故事、傳說、詩歌、民謠或文物、名勝古跡等開篇,然后提出問題,導入新課,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習興趣的作用,增強了教材的啟發性。利用導入框導入新課時,要以故事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起求知欲,同時,緊緊抓住導入框提出的問題,以這些問題為綱,展開本課歷史知識的學習。新課講授完畢之后,要回到導入框的問題上來,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回答這些問題。這樣,既能做到讓歷史課充滿懸念,又能前后呼應,對每課的知識作總結歸納。
2.充分利用“動腦筋”欄目
“動腦筋”欄目穿插在課文中間,每課1—3個,增強了教材的啟發性和探究性,便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發展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并且課文中沒有講出的結論,由學生自己通過思考和分析得出。比如七年級下冊第2課《貞觀之治》,“動腦筋”欄目設置的問題是“比較一下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么共同之處”,學生不但需要聯系上學期的知識,而且要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中設置的動腦筋問題是“想一想,今天的春節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把歷史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拉近了學生和歷史的距離。這些問題,具有極強的思維型,對學生的總結概括、比較分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但是如果簡單處理,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這些問題的處理,為學生回答好問題做充足的準備,耐心地引導、啟發,讓動腦筋欄目發揮應有的作用。
3.真正開展“活動與探究”
每課課文后面,有1—3項“活動與探究”,可任選。活動探究方式很多,包括小討論、小游戲、查找成語故事、尋找變革、判斷、分析材料、制表、填圖與思考、看圖分析、看圖猜字、故事會、朗誦比賽、短劇、小制作、欣賞與臨摹等二十余種。“活動與探究”因其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探究內容的廣泛性,不適宜當堂解決,要根據題目,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再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并給予充分的肯定,讓學生產生學習歷史的成就感。有些教師因為“活動與探究”欄目對知識掌握與鞏固的作用不突出,忽視對“活動與探究”欄目的處理,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活動與探究”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現實生活聯系學習的能力,而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與探究”,必然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習興趣的提升產生巨大的作用。
4.“不自由”地閱讀“自由閱讀卡”
新教材在每課之后都安排了一個自由閱讀卡,主要介紹與課文相關的物質文明、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漠視“自由閱讀卡”,認為它屬于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對學生掌握知識沒有什么幫助,這是錯誤的。“自由閱讀卡”在歷史學習中有著很大的作用。首先,由于字數的限制,課文非常簡練,只能明確地告訴學生一些概念性的知識,在這方面,“自由閱讀卡”就如同教師的一個幫手。它針對在課文中未能加以解釋而又很關鍵的內容,作了擴展性的介紹,如《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課講了甲骨文在中國文字演變進程中的地位。學到這里,學生們必然想知道:當時的人們為什么要把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自由閱讀卡”從占卜入手,回答了這個問題,同時又擴展性地指出了甲骨文記錄的內容,加深了學生對甲骨文意義的認識。因此,“自由閱讀卡”起到了加深理解課文中的有關內容的作用。其次,越是形象的內容,就越容易理解和記憶。教材中45張“自由閱讀卡”除了3張,均配了文物的照片或依照文物繪制的圖版,有的還特意根據相關資料繪制了帶有人物活動的圖畫,這就給同學們一個比較直觀的感覺,不僅使他們能較容易地明白自由閱讀卡的內容,而且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可見,“自由閱讀卡”起到了增強歷史知識形象性的作用。最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欣賞某個文化景觀或遇到涉及某個古典文化知識的問題時,往往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積累,不知其所以然。“自由閱讀卡”介紹了一些最常見的文化知識,正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如塔的由來,碑是怎么產生和發展的,琉璃瓦和漢白玉,元寶和銀幣,“冊”“編”“卷”的來歷,文房四寶,年號,名、字、號三者的區別,等等。可見,“自由閱讀卡”起到了增長文史常識的作用。
綜上所述,“自由閱讀卡”在教材中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相反,它能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作用。“不自由”地閱讀“自由閱讀卡”,就是要求教師對學生閱讀自由閱讀卡有布置,有檢查,了解學生從“自由閱讀卡”中學到了什么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由閱讀卡”的作用,讓歷史課堂充滿趣味性。
參考文獻:
[1]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1.10.
[2]歷史研究,2011.6.
[3]歷史教學,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