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璇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56-01
以往的教學只是一味的強調學生的刻苦努力,因此老師上課是滿堂灌,學生也是機械地死記硬背單詞,大搞“題海戰術”。這種消極的學習方法不僅違背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而且產生了一批批只會“輸入”不會“導出”學生。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而如何才能讓學生做到這一點,這一切都要從“興趣”做起。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讓人學東西的時候很享受、更專注、更能深入的研究,這樣就能事半功倍。剛學英語的時候,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模仿。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一些學習吃力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好奇心,慢慢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因此,這些年我一直在反思如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找回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和老師方法的指導下提高英語成績,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中學生畢竟還小,考慮事情不可能像成人那么客觀和理智。他們極少數人能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然后把老師的教學與對老師的看法理智的分離。事實上,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對老師的這門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學這門課。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因此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緊要。所以,教師要多和學生談心,多關注學生,深入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朋友和家庭關系。就算是再叛逆再搗蛋的學生,也有他心靈里最柔軟的地方,當你觸到了這個地方,這個學生就對你倍加尊重和信任。在課堂上,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你達標了,真棒!”——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目標。
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而且學生的基礎也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學生的成績有差別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個學生,但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一樣,在對學生制定要求的時候更是不能“一刀切”。我平時就按成績從好到差給學生分了A、B、C、D層。平時的聽寫和默寫也就依據學生層次的不同給他們制定了不同的要求。A層要100分達標;B層80分;C層60分;D層40分。背書的要求也不同:A、B層要全背,C層是選擇性的背,而D層只要熟讀就可以了。只要學生達標了,我就表揚!有時也會發生D層的學生達標了,但A層的學生沒有達標的事情。這時,對中下層的學生,特別是D層的學生鼓舞很大,他們覺得只要我努力我是可以和優秀的學生一樣得到老師的肯定的!
三、“總有一個環節適合你”——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對學生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來。如果學生長期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課后是怎么花力氣也補救不回來的。因此,就要求教師對每堂課的設計要有層次,難易適當。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這樣才能吸引差生上課時的注意力。但是,課堂也不能一味迎合差生的要求,有些該深入展開的知識也要呈現,這樣才能激發優生的求知欲。我在Chapter4以“Computer”為題的作文練習中,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先給學生圖片和短語,讓學生把圖片和相應的短語連線。這個所有的差生都能做到,在連線中他們懂得了短語的意思,再把短語發展成句子,一堂課下來,就連最差的學生也能動筆寫幾句作文。
四、在小組合作中感受集體的快樂和學習的樂趣。
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一個好的小組讓學生有歸屬感,既可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而且可在互相幫助中共同進步。課堂上練習對話落實到小組里,能讓學生鍛煉更多。小組合作學習還可實行連坐制:要求聽寫和背書要小組里每個成員都過關了這個小組才算過關;只要有一個成員沒有過關,其他人都要連坐——陪同他一起過關。集體意識讓學生學起來更用心!
五、多給學生方法上的指導。
初中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導。
1.注重語感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并背誦,漸漸做到流利、順暢。在課堂上創設不同的情境,多開口運用口語。好的語感讓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
2.記憶要有方法。在背單詞的時候要做到“眼、口、手腦”全到位并多用聯想的方法。比如,記“business”,就可以想象成在公交車(bus)里面(in)有一只鵝(e)和兩條蛇(ss)。
另外,艾賓浩斯記憶規律曲線告訴我們復習要及時和反復,這是克服遺忘的最好的辦法。
3.準備一個錯題本。把自己做錯的題目記錄在一個本子上,對自己薄弱的知識常進行反復的加深、鞏固。
學生的興趣和成績是相輔相成的。興趣能促使學生更努力從而提高成績,成績的提高又會促使學生對學習更感興趣。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讓我們從細微做起,持之以恒。讓我們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掌聲中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