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鋒 賀梅萍 覃永盛
【摘 要】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僅與企業外部的融資環境問題有關,也與企業自身的融資策略有關。文獻回顧表明從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互動關系視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還較少見到,文章提出了考察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相容性”的主要研究內容。
【關鍵詞】 科技型; 中小企業; 融資環境; 融資策略; 互動關系
一、引言
2011年我國出現了中小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引發生存危機甚至“老板跑路”的現象,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普遍的看法是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差,其實這里面既有企業外部的融資環境問題,也有企業自身的融資策略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國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推動技術創新、創造就業等方面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互動關系的研究展望,或許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文中的融資環境是指影響或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總稱,融資策略是指作為資金需求方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各種融資方式及其組合。科技型中小企業是高新技術與中小企業的緊密結合,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其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充足有力的資金支持。有關中小企業融資的文獻同樣適用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也有自身的特征。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國內外學者分別從金融業市場結構、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外部支持條件等角度進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1.大力發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Jayaratne & Wollken(1999),林毅夫、李永軍(2001),王宵、張捷(2003),魯丹、肖華榮(2008)等從銀行業高度壟斷、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抵押難等方面進行論證;2.改革商業銀行內部管理。Berger & Udell(1995),何德旭等(2008),劉敏、丁德科(2010),徐忠、鄒傳偉(2010)等從銀行內部貸款審批權、激勵約束機制、信貸融資技術、金融新產品等方面進行分析;3.改善外部支持條件,William et al,(2004)、應展宇(2004)、楊勝剛、胡海波(2006)、董裕平(2009)等從信用擔保、征信體系、利率市場化、法律稅收等方面進行論述。Hernández-Cá-
novas & Koёter-Kant(2011)等還發現不同國家的中小企業融資活動與其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密切相關。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學者們還強調了政府支持、風險投資、產權交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Allen & Gale(1999)提出了新興產業融資模型,強調了政府支持初創期企業發展的作用;楊軍敏、徐波(2007)認為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提高企業內源融資與直接融資的比例是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一條可行路徑,它可以降低企業熱衷間接融資給銀行帶來的經營風險;湯繼強(2008)從轉型時期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梯形融資模式,分析了政府在梯形融資模式中的作用。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策略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策略”,Berger & Udell(1998),田曉霞(2004),羅正英、段佳國(2007),周中勝、王愫(2010)等分別從中小企業資本結構、融資次序、生命周期、治理結構、成長環境、所有者特征等方面進行分析,他們指出由于中小企業融資的一些特殊性,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與傳統理論存在著相當的差距,迄今仍有不少問題和爭論有待于進一步的解釋。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學術界還強調了企業自身選擇的重要作用:陳玉榮(2010)指出科技型中小企業從種子期、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到走向衰退期,每一步都需要不同的融資戰略;高松等(2011)分析了科技型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資結構、遇到的融資問題和解決途徑,提出了企業應根據生命周期特點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Li Xiao(2011)指出由于中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缺少中長期資金的需求與供給,導致其面臨技術創新和開發新產品的嚴重障礙。
(三)評述
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文章、著作相當多,取得了許多深刻的見解、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建議。但融資是供給和需求兩方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的自愿交易行為,從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互動關系視角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還較少見到,特別是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對象的全面研究。張浚脯、蔣辰柳(2011)雖然在文章題目中有“融資環境與融資行為互動關系”字眼,但只是論述了融資環境及成長周期對中小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并沒有涉及中小企業融資動機與選擇能力對融資環境改善的影響。陳龍興(2010)的碩士學位論文與此類似。本文強調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與融資策略之間有一定的互動關系,它們之間的“相容性”會影響融資效率,這是以往研究所欠缺的,也正是本文的立意之處。
三、研究展望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提升既取決于企業外部融資環境的改善,也取決于企業自身融資策略的選擇動機及能力。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互動關系的主要研究內容,是考察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相容性”,具體包括: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互動關系的理論分析
融資環境的改善影響融資策略的選擇,而融資策略的選擇動機及能力也應是改善融資環境的考慮因素。因此,要借助制度變遷、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融資、博弈論等理論,結合中國制度背景,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互動關系進行理論分析,奠定實證分析的基礎。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互動關系的實證分析
自1998年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關于進一步改善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以來,國家和各級政府以及金融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與政策,如1999年6月出臺了《關于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2002年通過的《中小企業促進法》、2006年8月通過的《破產法》、200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的《物權法》、2008年5月銀監會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2008年8月銀監會發布《關于認真落實“有保有壓”政策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200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還有一些特別的措施,如1999年6月25日正式啟動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007年中央財政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如何需要通過實證分析來獲取經驗證據。因此,實證分析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融資環境改善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選擇融資策略,從而提升融資效率的多元回歸分析。
從資金需求方——科技型中小企業來看,自身狀況、發展戰略、知識缺口等影響其對融資環境改善的適應情況,從而影響其融資策略的選擇乃至融資效率。建議通過典型案例或大樣本數據來分析科技型中小企業適應融資環境改善情況對其融資策略選擇的影響,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相容程度”的證據,從而間接推斷融資環境改善是否考慮或多大程度考慮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策略選擇的能力。
(三)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的政策建議
最后是以價值判斷為導向的規范分析,即根據學術研究的發現,參考國外先進經驗,結合現實情況與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改善與融資策略選擇提出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富蘭克林·艾倫,等.比較金融系統[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Berger,A.N.& Udell,G.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
[3] Berger,A.N.and Udell,G.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
[4] Hernández-Cánovas,Ginés & Ko?ter-Kant,Johanna.SME Financing in Europe: Cross-country Determinants of Bank Loan Maturity[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11(5).
[5] Jayaratne,J.,Wollen,J..How Important Are Small Banks to Small Business Lending?[J].Journal of Bankingand Fiance,1999(23).
[6] Li Xiao.Financing High-tech SMEs in China: A Three-stage Model of Business Development[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11(4).
[7] William D,Bradford,Chao chen.Creating Government Finaneing Program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J].China & World Eeonomy,2004(3-4).
[8] 陳龍興.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和融資行為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9] 陳玉榮.科技型中小企業各生命周期階段的特點及融資策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7).
[10] 高松,莊暉,陳子健.上海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1(3).
[11] 課題組(何德旭,等).政策環境、金融結構與信貸技術[J].財貿經濟,2008(9).
[12]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
[13] 劉敏,丁德科.創新我國中小企業貸款模式的對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0(8).
[14] 魯丹,肖華榮.銀行市場競爭結構、信息生產與中小企業融資[J].金融研究,2008(5).
[15] 羅正英,段佳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選擇的內生性約束模型研究[J].會計研究,2006(8).
[16] 湯繼強.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17] 田曉霞.小企業融資理論及實證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2004(5).
[18] 王宵,張捷.銀行信貸配給與中小企業貸款[J].經濟研究,2003(7).
[19] 楊軍敏,徐波.產權市場建設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行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
[20] 張浚脯,蔣辰柳.后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及行為選擇探究——基于環境與融資行為的互動關系視角[J].中國商貿,2011(24).
[21] 周中勝,王愫.企業家能力、信用評級與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可獲性[J].財貿經濟,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