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安
【摘要】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一種重要方式。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保證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保證企業的資產能夠安全、穩定、有效地運用,提高企業進行經濟合算的正確性,不斷地推動企業在各項方針、政策上的執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管理水平。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管理經濟收益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現狀
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與企業財產的安全和完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反映企業發展的指標。對于每個企業來說,為了實現管理目標,就必須建立一套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從而保證企業發展的有序、健康。但是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各種原因,每個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都會有著很多的不足,這些不足之處歸納起來主要有:
(一)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不到位
由于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在目前的很多企業中,領導對于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相關知識還不是非常了解,對于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很多領導把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錯認為是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單位在進行財務監管的過程中有著非常多的問題,資產不能夠被有效地管理,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
(二)缺少內部管理制度建設規范體系
在2008年6月,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和保監會等五個部門聯合發布了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在2010年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這些都標志著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基本體系已經建成。但是在我國的很多企業中還沒有進行行政企業內部規范的制定,導致在企業內部的控制管理沒有章落可循。
(三)約束力不強
企業沒有可以進行精確計量的目標以及本身的非營利性,導致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工作完成度的評價沒有精確的評價方法。對于相對模糊的崗位責任,就不容易對其進行把握,這就導致工作任務不能夠像企業的生產線一樣有著連續性。因此,在企業中,即便是有了非常完善的組織機構,對于其相對制約監督制度還是不能發揮完全的作用,對于企業內部制度的約束力不夠。
二、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的職能正在不斷的變化中,行政企業的職能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與此同時,社會對于行政單位在工作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有了更大的期望,行政企業就需要盡快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企業內部的精細化管理,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發展。
(一)有利于進行企業的資產管理
實現依法理財的基本條件,是管理好企業的資產。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可以保證企業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保證企業在進行資產的采購、使用、報廢等過程中能夠有著單位的控制,做到資產配備的及時調整,從而實現資產的優化管理。
(二)有利于加強企業的預算執行能力
預算標準管理是一個企業進行管理的核心內容,它在企業的所有業務活動中都有著體現。建立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保證企業的預算約束力不斷地增強,從而提高企業的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企業各項業務目標的實現。
(三)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于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其合法性、真實性以及有效性的審核和體現。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保證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及時發現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漏洞,保證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措施
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深化會計改革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在遵守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從企業本身的工作出發,不斷建立健全自己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在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有著明確的書面文字規定,這樣不但可以保證企業的相關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的遵守,還有利于單位內部政策的連貫性。
(一)自覺建立、健全內部組織機構
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單位進行經濟活動的制定、指揮和控制的過程中優化工作進程,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進行職責分工。
1.經濟業務的處理。在進行一項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由一個人或者是某個單位單獨處理。每項業務在處理的過程中應該有著多個部門的參與,保證工作的透明性和科學性。
2.資產記錄和保管的分工。這樣做最主要的就是進行資產完整性的保護,在職責分工明確的情況下,能夠避免分工不明確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的產生。
(二)稱職的人員管理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即便是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得非常完善,沒有稱職的人員執行,也是徒勞無功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能力很大方面上取決于單位的用人制度。比如說企業的出納員和保管員都禁止填寫收付款憑證和收發料單等;工資的計算發放表單,必須要事前進行審核,發放之后進行復查蓋章情況等。
(三)加強預算管理控制
預算是一個企業在一年內的資金流轉計劃,具有很強的全局性和約束性。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實現預算控制管理的關鍵。在進行預算的制定過程中做到零基預算、細化預算,核定具體的收支額度,明確各項資金流轉的方向以及相關的用途。在進行預算執行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進行剛性約束,防止產生超預算和擴大預算范圍的現象產生。
(四)加強授權管理控制
授權批準控制是企業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相關的企業人員在進行經濟業務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經過相關領導的批準,相關的領導也必須了解授權的范圍。比如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就必須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于各項財產實行接近措施,對于非相關人員禁止接觸資產的流通過程,對于各項資產進行定期的盤點、審核。
(五)加強現代化技術的使用
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實行的過程中,加強現代化技術的使用,可以極大地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應用效率,比如說在企業中使用計算機和相關的財務軟件實現會計電算化,實現了信息的高速流通和無紙化,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1.計算機的使用使得記賬更加容易,同時更加規范。但是計算機的大量使用使得查賬和審計工作沒有可靠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在記賬的過程中,首先進行記賬憑證的輸出,然后再由相關的經辦人確認之后簽名或者蓋章,凡是沒有簽名或者蓋章的都視作無效憑證,不進行賬務處理。同時可以設置主輔操作員的兩次輸入,防止在數據輸入的過程中產生錯誤,使得相關的憑證無法進行校正。
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單純的手工會計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工作需求,因此計算機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保證相關系統的安全和正常運行是使用計算機的前提。程序員在進行數據庫的使用時需要進行加密。按照電算化會計系統的設計進行配置人員的安排,不斷地健全數據的輸入、修改和審核,保證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正常運行。
(六)加強監督評審活動
企業中的相關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對內部控制制度效果進行評價和審核,將結果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發現和解決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政策上的漏洞。
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企業在正常的運行過程中重要的依據。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通過進行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地對各項工作進行指導和調節,從而不斷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不斷地滿足社會公眾對于企業越來越明確的要求,保證企業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鐘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研究,2008-09-01.
[2]巫錦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淺探[J].財會通訊.理財,2008(04).
[3]郝健強,劉開峰,伶星瑤.強化內部控制有效性對策研究,2009.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