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群 陸銘寧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能給員工創造一個心理“磁場”,統攝全體員工的靈魂。在構建和諧社會,加快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新型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課題。本文著重分析了四川省涼山州工業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 文化建設 對策建議
一、企業文化及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被組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總和。企業文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物質文化,它包括企業的建筑物、設施、設備,企業風光,廠歌廠徽廠旗廠服,企業的口號、文體活動等等可以被人們直接看到、感受到的物化部分。第二部分是制度文化,主要指企業的規章制度、勞動紀律、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第三部分是精神文化,主要指企業員工在長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企業文化的生命與活力在于企業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其中精神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
二、涼山州工業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總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境內世居有彝、漢、藏、回等十多個民族,是全國最大的彝族集居區。境內自然資源富集,具有極其豐富的水能、礦產、農業、旅游、文化五大優勢資源,是國家“西電東送”的最大基地,“攀西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全州工業企業增加值達到411.9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水電、釩鈦、鋼鐵、鉛鋅、稀土、水泥、磷輕化、煙草等九大優勢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工業體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涼山州工業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尚存在的以下問題:
1.物質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當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國管理實踐中都面臨文化沖突、勞動力多元化等問題。新的文化潮流,新的思維、學習和生活方式,新的溝通交流方法,以及新的獲取信息的途徑,需要企業有新的物質文化與之相對應,而一些企業存在部分生產生活設施設備不夠完善的問題,企業的建筑物、廠容廠冒、企業的口號等多年不變、缺乏時代感。一些企業則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使物質文化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影響了企業員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制度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制度文化建設沒有與時俱進,不具時代感和靈活性,不夠人性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制度文化作有力保障。開放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需要有創新性、人性化和靈活性的制度文化來配合。一些企業的制度文化對新時期新背景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更新,沒有應變能力和措施,缺乏適應性,使企業文化缺少生機和活力。
3.精神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世界各國文化的沖擊淡化了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保守封閉,排斥外來文化。面對新背景下涌入的外來文化,一些企業顯得無所適從,一味的去追新求異,使民族傳統文化的作用淡化,使企業文化傳承的固有功能喪失。有的企業在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重形式輕內容,注重娛樂化、形式化,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和導向功能,導致了企業風氣的功利化和員工性格的浮躁。還有一些企業在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保守封閉,排斥外來文化中科學合理及優秀的部分,影響和阻礙了企業的精神文化的健康發展。
三、涼山州工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1.建設經濟節約又實用的企業物質文化。企業的建筑物、設施、設備,企業風光等物質文化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能夠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覺到,而物質文化的建設和使用是長期而持久的,物質文化對員工的激勵、熏陶作用也是持久的,長期的,因此當代企業在建設物質文化時必須注意物質文化的實用性、經濟性和持久性。在節約成本、注重實效的前提下,對企業的物質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建設既經濟環保,又高品位、高質量的企業物質文化。
2.建設靈活有彈性,聚集人性化的企業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設是整個企業文化系統正常有序運行的有力保證。企業在建設制度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注重與其他企業的交流、學習和互相借鑒。在此基礎上,在強調企業制度文化的組織性、一般性、規范性、強制性特征的前提下,還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彈性化和人性化的成分,建設靈活有彈性,聚集人性化的企業制度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體現對企業員工理解和尊重,真正做到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團結人和激勵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制度文化能夠得到員工的一致認同,樂守其規,主動的踐行和維護企業制度文化。
3.建設包容和開放、合作和揚棄的企業精神文化。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文化建設應該秉承發展的戰略眼光和開闊的視野,用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和理性的精神來對待世界各國的文化。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以各國先進的文化為發展導向,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發展主線,在多元文化中尋求相互的和諧發展,形成觀念共享、資源共享,促進企業精神文化的整合和創新,碰撞和融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企業每一個員工的優勢、張揚每個人的個性、滿足員工受尊重和成就感的需要,從而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營造員工獨立思考、開拓創新氛圍的同時,繼承企業的歷史文化底蘊,發展有傳承,有個性,有特色的企業精神文化。
總之,和諧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組織建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本身又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應當在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建設出富有個性和特色的蘊含開放性與選擇性、規范性與滲透性、人文性與科學性的優秀企業文化,并在展示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的同時,不斷培養和提高企業員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出社會各項事業所需要的優秀的企業員工,為社會主義現代工業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邢以群、張大亮:企業文化建設:重塑企業精神支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
[2]世界企業文化網.
作者簡介:雷群,女,西昌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學,企業管理。陸銘寧,女,西昌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