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茜 王紹光
[摘要]本文以信息管理系統在第三方物流中的應用為出發點,通過分析其特征及作用,展望我國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信息管理系統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學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業動態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業的功能和服務,利用外部的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服務。
一、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據調查,歐洲的大型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高達76%,而且70%的企業不只使用一家。在歐洲,第三方物流所占市場份額,德國為23%,法國為27%,英國為34%。美國、日本等國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都在30%以。我國的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為10%。 美國權威機構統計,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企業物流成本會下降11.8%,物流資產下降了24.6%,辦理訂單的周轉時間從7.1天縮短為3.9天,存貨總量下降了8.2%。據調查統計,在工業企業中,原材料的物流交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的占18%;商品銷售物流僅占16%。目前我國還沒有太多大型專業的能讓眾企業均信服的第三方物流(簡稱TPC)企業,使得許多企業都拿出大量資金自己做物流。這是當前物流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也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在600億元~700億元,不僅規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萬至1.5萬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大多數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應鏈功能的一小部分,無法滿足客戶的一體化物流服務需求。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提高客戶服務能力,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也是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二、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特征
1.可得性。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必須具有容易而又始終如一的可得性,所需信息包括訂貨和存貨狀況,當企業有可能獲得物流活動的重要數據時,應該很容易從計算機系統中重新得到。迅速的對于客戶服務與改進管理決策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顧客需要頻繁的需要存取貨和訂貨信息。可得性的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統存取所需信息的能力,無論是管理上的、顧客方面的、還是產品訂貨位置方面的信息。
2.精確性。物流信息系統必須精確反映當前物流服務狀況和定期活動,以衡量訂貨和存貨水平。精確性可以解釋為物流系統報告與食物365JT技術或實際狀況相吻合的程度。平穩的物流作業要求實際的數據與物流信息系統報告相吻合的精確性最好在99%以上。當實際數據與物流信息系統報告存在誤差時,就要通過緩沖存貨或安全存貨的方式來適應這種不確定性。
3.及時性。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必須能夠提供實時的、最快速的管理信息回饋,及時性是指一系列物流活動發生時與該活動在物流信息系統可見時的耽擱。例如,如果在某些情況下,系統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將一個新的訂貨看作一個新的需求,因為該訂貨不會始終直接由客戶數據庫進入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這種單個會使計劃的有效性降低,而使存貨增加。
4.以異常情況為基礎。物流作業要與大量的客戶、產品、供貨商、和服務公司進行協作或競爭,要求物流信息系統應能有效識別異常情況。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要結合決策規則,去識別這些需要管理者注意并作出決策的異常情況,因此計劃人員和經理人員把他們的精力集中在最需要注意的情況,集中在判斷分析上。第三方物流系統應該具備智能識別異常情況功能,使得在物流管理中能夠利用系統去識別需要管理部門引起注意的決策。
5.靈活性。物流信息系統必須具有靈活反應能力,以滿足系統用戶和顧客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以虛有能力提供能迎合客戶需要的數據,如票據匯總、實時查詢、成本綜合分析、市場銷售匯總及分析等,一個靈活的第三方物流系統必須適應這一要求,以滿足未來企業客戶的各項信息需求。
6.界面友好規范。信息系統提供的物流報告應該接口友好和規范,以適當的形式對物流信息進行表述,建立正確和鬼方的物流信息表達結構,方便客戶查詢和閱讀,方便客戶打印和存盤。
三、物流信息系統對物流企業的作用
一個適合本企業的物流信息系統毫無疑問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這些作用歸納為從管理決策、業務控制、協調工作三個角度進行闡述。
1.從管理決策角度看,物流信息系統可以對大量負責的物流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并快速地從這些信息中獲取對本企業日常管理和戰略決策有價值的信息,保持本企業的競爭優勢。
2.從業務控制角度看,物流信息化的過程也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整合的過程。整合后的業務流程更符合現代物流的特點,從而更易于第三方物流企業控制其業務活動。
3.從工作協調的角度看,信息系統可以將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同業務部門的工作沖突,快速地在系統中反映出來,因而可以快速地解決出現的矛盾。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其中強大的物流信息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每年要滿足全球4000多家連鎖店對8萬多種商品的配送需要,每年的運輸量超過78億。所有這一切,沒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是根本不能實現的。一方面是建立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則是依靠有效的內部控制模式。其中包括五個重要的方面。(1)控制環境對于信息系統的大力支持。(2)引進信息技術時保持應有的風險意識。(3)針對信息系統設置響應的控制環節和程序。(4)對內部控監督。(5)擴大信息溝通范圍,與供貨商共享信息。
參考文獻:
[1]關于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法制與經濟(中旬刊) ,2009/01
[2]由蘇寧物流配送模式引發的思考.管理現代化,2008/06
[3]第三方物流企業營銷4R+4P組合策略.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01
[4]道路運輸企業向第三方物流轉化的SWOT分析與對策.河北交通科技,2008/02
[5]基于物流模式轉換的第四方物流產生原因初探.科技創業月刊,2009/01
[6]第三方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研究.交通科技與經濟,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