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風 張建波
摘要丹麥一直把學前教育作為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策略,其幼兒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育測試與評估方式等都與我國不同。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要積極借鑒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特色,提高幼兒教師教育質量。
關鍵詞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特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1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特色
2009年起我校與丹麥VIA大學學院(VIAUniversityCollege)共同舉辦學前教育專業國際課程實驗班合作項目,2012年2月獲得教育部正式批準。在近四年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我校教師到丹麥VIA大學學院進修學習及丹麥教師到中國授課等活動,使我們有機會了解丹麥幼兒教師教育。
1.1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
在丹麥,一般把從事學校服務、在社會服務機構工作的人員,稱為“educator”,①我們暫且把其譯作“教養員”。丹麥的教養員由丹麥高校的社會教育專業培養,主要有三種不同方向的社會教育,分別培養不同工作環境中的教養員。第一種社會教育培養的是在為3~6歲兒童開設的幼兒園工作的教養員;第二種社會教育培養的是在中小學兒童看護中心工作的教養員;而第三種社會教育培養的教養員的工作對象是3歲以下的幼兒、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成人(包括寄宿學校里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成人)。②丹麥社會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提供成為教養員發展、學習和護理所必需的知識、能力與品質,為接受更高階段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2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
丹麥教育部為社會教育專業制定了教學大綱,但是每所學院也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制定課程。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結構包括必修課(①教育理論;②語言、文化與交流;③個體、學校與社會。)、選修課(①藝術、自然與技術;②身體、健康與運動;③表達、音樂與戲劇。)、專業領域課(①社會問題者的相關領域;②身心殘疾者的相關領域;③幼兒和青少年的相關領域。)、實踐和畢業論文五個部分。③其中,選修課和專業領域課學生可以三選一,至于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主要是要考慮自己的實踐與畢業方向。目前,丹麥社會教育專業中約有50%的學生會選擇幼兒和青少年的相關領域與表達、音樂與戲劇課程(丹麥教養員職前教育課程),畢業后在托幼機構、學后班和青少年俱樂部等教育機構工作;約30%的學生會選擇身心殘疾者的相關領域與身體、健康與運動課程,畢業后在殘疾人服務中心工作;約20%的學生會選擇社會問題者的相關領域與藝術、自然與技術課程,畢業后在社會服務機構工作。
1.3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按其指導思想可以分為注入式教學法和啟發式啟教學法。丹麥教師授課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注重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討論法與項目教學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往往是根據教學內容拋出一個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小組合作、對話與討論的方式來傳授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1.4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組織形式
丹麥教師授課過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小組教學的組織形式,他們通常喜歡與學生做朋友,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教師更多的時候是課堂學習的聆聽者、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他們打破我國常規的座位排序方式,取之而代的是四至五人一組的圓圈,這樣更方便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的教學組織形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課程考核的方式也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
1.5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測試與評估形式
丹麥教師在我校引進課程授課過程中往往是采用書面報告和單獨口試相結合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形式上會采用筆試、口試等多種方式,考核對象有時會以個人為單位,有時會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通過合作完成考核任務時,教師會在考試之前布置考核任務,并提供相關解決問題的文獻資料目錄,學生需要集體合作完成8~15頁的項目報告,并請一位學生匯報項目研究成果,教師還會請每位學生回答一個與報告相關的問題。然后根據小組項目報告的情況與個人闡述情況綜合評定學生成績。另外,丹麥教師對于學生成績的考核并不是僅僅注重考試的結果,他們往往更為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平時的上課表現和作業情況都在總成績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學生要想完成學業必須要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測試與評估中,專業知識會采用內部測試,考官由學校委派一名或者多名教師執行,專業知識以書面論文結束,評估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而教育理論、主干課程和畢業論文則采用外部測試,考官由教育部委派,評估形式可以書面、口頭、實踐或三者結合,評估結果為7分制(-2,0,2,4,7,10,12)。
2丹麥幼兒教師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2.1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核心與靈魂。它直接決定著培養人才的品質和規格,對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要素起著統馭作用。我們借鑒丹麥社會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結合長三角地區對學前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確定了我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能適應二十一世紀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藝術型與雙語型學前教育優質師資和管理人才。學生既要掌握音樂、美術和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與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雙語教育能力。學生畢業后既可以在幼兒園從事幼兒教師工作,也可以在幼兒園從事管理工作;學生既可以勝任雙語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可以勝任兒童藝術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工作。人才培養具有寬口徑的特點,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組織機構就業。
2.2完善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
借鑒丹麥社會教育專業的課程特色。我校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為了突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雙語特色與藝術特色,滿足用人單位需要,本專業的主要課程采用英語教學,注重中丹雙學位各自核心課程的差異,強調基礎性、銜接性和雙語教學。我們在引進丹麥合作學校成熟而富有特色課程的同時,保留了我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基本體系,包括通識課程、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集中實踐課程等課程模塊。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構建是整個培養方案的重心,為使課程更好地指向培養目標,我們把課程分為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應用類課程、專業技能類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此外,我們在課程設置時還考慮到學科本身的邏輯性、順序性,避免所學內容的交叉與重復,把學科發展的新動向滲透到課程之中。其中大量的英語課程保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畢業后開展雙語教學或出國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2.3采用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法
借鑒丹麥教師教育的特色,我們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注重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目前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熱點問題課堂討論法,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將課堂教學、專題講座與課堂討論相結合,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各小組將討論結果推薦1人作為代表進行匯報。二是案例討論法,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案例內容,把理論學習設置到復雜而有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情境中,提出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注重理論知識的闡述與學習能力培養的結合,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倫理性與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實踐。總之,力求采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學習、項目報告等方式,使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學習緊密結合。
2.4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組織形式
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采用小組活動的教學組織形式,這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我校自合作辦學以來,教師在采用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闡述學科理論知識后,都會采用小組教學的形式,結合所學專業知識,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展現與特定專業領域相關的知識與見解、技能與能力。基于對教育對象視角與行為選擇的理解來闡述自己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方法,通過頭腦風暴,使學生批判性地反思教育思維方法與行為選擇,建立專業領域的職業見解與倫理觀。
2.5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測試與評估形式
借鑒丹麥幼兒教師教育的測試與評估形式,我校改革了傳統的教育評價方式,打破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努力建構多元考核模式。課程考核強調多元化,專業課程采用書面報告和單獨口試相結合,書面、口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如寫調查報告、模擬教學、說課、案例分析等,以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另外課程考核從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發展,加強對學生平時出勤、作業等的考核,注重把學科知識競賽成績、專業技能考核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有機整合,增大其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從而體現出發展性評價的優勢。
中外合作辦學在培養國際化人才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我校在與丹麥VIA大學學院合作培養學前教育本科人才過程中積極借鑒丹麥的優質教育資源,力求使我校學前教育專業更加具有國際特色,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學前教育本科人才,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教育的培養質量。
基金項目: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項研究課題《中丹幼兒教師教育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11JSJG113);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中丹學前教育專業藝術課程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880051);常州工學院2011年校級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學前雙語教育師資培養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研究》(項目編號:J110944)
注釋
①鄭玉飛.丹麥保教員職業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1):27.
②③程妍濤.丹麥的社會教育:服務于0-100歲的專業課程體系[J].外國教育研究,201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