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越崢
【摘要】本文從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分析了影響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因素,并以“四位一體”教學法為理論依據,結合具體課例探討如何將聽力活動滲透于單元教學中,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力綜合技能。
【關鍵詞】聽力教學,“四位一體”教學法,教學策略,聽力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64-02
在所有交際活動中,最基本的能力是聽懂別人說話的能力。“據估計,一個成年人在交際活動中用于聽的時間占45%,說占30%,讀占16%,而寫僅占9%。”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技能中,聽和讀是語言輸入,說和寫是語言輸出。在語言輸入大于語言輸出的前提下,語言的表達與理解渠道才能暢通,語言交流才成為可能(Krashen,1985)。由此可見,聽力在語言技能中占重要地位。浙江省高考英語聽力測試部分根據《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使用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二級)聽力試卷,單獨安排,滿分30分。有些學生對聽力考試望而生畏,可是聽力成績的好壞對考生的總成績影響很大。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是高中英語老師關注的焦點。
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聽力教學中影響聽力教學的主要因素,探討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四位一體”教學法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培養學生聽力綜合技能。
一、影響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知識因素
第一,聽音辨音能力差。聽音辨音是聽力教學中的基本功訓練。學生語音及其對語音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聽力第2題:What is the speed now? A.55 miles per hour.B.70 miles per hour.C. 105 miles per hour. 聽力原文( M: Do you think I am going too fast? W: Of course, the speed limit here is 55 miles per hour, and you are going 15 miles over it.)學生就是因為對地道的口音不適應而不能分辨15 miles和50 miles,誤選了C 答案。
第二,詞匯量小。我們有時聽不懂是聽力材料中個別生詞造成的。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聽力第8題許多同學由于不知道quarter是25美分的意思,不能把握題意而誤選了(A)some quarters.
第三,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識及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如2010年浙江省3月高考聽力第8題: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蒺s asking about the room mates. B. He?蒺s making a phone call. C. He?蒺s leaving the hotel. 對話發生在賓館,講述一位男賓客在結帳時突然發現費用超過他的預想,于是向服務員詢問有關費用支出問題,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賓館的入住和結帳情況不了解,而不能理解全文主旨,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頻繁出現的單詞telephone call上,誤選了B。
第四,聽和讀不平衡。從目前來看,多數英語學習者聽英語的時間大大少于讀英語的時間。多數語言知識是通過視覺渠道而不是聽覺渠道獲得的,因而語言知識沒有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聽覺形象,所以出現看得懂但聽不懂的現象。(文秋芳,1995)
(二)非智力因素
第一,缺乏興趣。有的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從心理上產生了抵觸,聽力訓練很少積極參加,總是被動應付,聽力水平當然很難提高。
第二,焦慮情緒。聽力理解三段過程是:聽者通過聽覺接收外來的語音訊號,并將其轉換成語言信息;聽者把外來語言信息與自己原有的語言知識體系進行對比,即建立意義;對接收來的意義進行解釋,即理解。在聽力理解實踐上,這種語言心理活動的三段過程是在極短時間內迅速連續完成的。學生的考試焦慮和心理壓力都可能造成學生聽時不夠專心。
(三)教學理念
在日常的聽力教學中,部分老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為不利于提高學生聽力。具體表現在:
第一、只求訓練總量
許多教師只注重聽力訓練的量,卻忽略聽力技巧的指導和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那么學生的聽力就達不到質的飛躍。
第二、授課方式單一
教師日常的聽力教學方式是“放錄音、做練習、對答案”,這種單一的應試型聽力訓練方式會使學生產生聽力疲勞,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重視讀寫忽略聽說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于“讀、寫”的重視程度及訓練時間大大超過“聽、說”,導致學生英語聽力遠遠滯后于閱讀理解能力。
第四、忽略教材聽力使用
新教材中的每一單元的聽力訓練都緊扣單元的主題,通過訪談 、對話 、廣播、辯論和開會等形式多樣的真實語言材料,培養學生聽的能力。但這些聽力練習的設計具有挑戰性,因此許多老師直接刪除了課文聽力訓練。
二、運用“四位一體”教學法提高學生聽力綜合技能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對英語學習目的的定位是要學生掌握綜合知識和技能。什么是英語技能呢?包天仁教授指出英語技能就是使用知識的能力, 這種能力也可稱為語言運用能力。這種技能的建立是在一個體系當中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劉林峰,2011)。根據以上理論,筆者把聽說讀寫技能滲透于單元教學中,圍繞單元教學目標,將聽力活動融于單元聽說讀寫教學內容中以促進聽力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為例進行說明,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一)單元熱身
要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首先要突破語音障礙。語音不準和朗讀技巧的缺失是產生聽力障礙的具體因素。在新課教授前,可讓學生在早讀時聽錄音跟讀本單元單詞并在課內抽10分鐘讓學生朗讀單詞。朗讀不僅是掌握語言材料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音技能,正確掌握語音、語調的主要活動形式(朱純,1994)。同時,可堅持每單元教授第一節新課時,在課內對學生進行10分鐘語音訓練。《國際音標與英語語音實踐》這套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語音練習,如單詞辨音、諺語、俗語、詩歌和繞口令的朗讀。通過長期的語音訓練,學生就能適應聽力中連讀 、弱讀、失爆等語音語調變化。
(二)單元新課
1)利用英文歌曲,提高學生興趣
在上Warming up時,筆者用Michael Jackson的兩首英文歌《Heal the World 》《Earth Song》導課。英文歌連讀 、弱讀、重讀、失爆現象較多,不僅能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還能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豐富語言輸入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在歌曲中對一些重要的詞匯和體現歌曲主題的句子設空,讓學生聽完歌曲后補全歌詞。聽了《Earth Song》中的“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 the crying Earth the weeping shores?”這句歌詞,學生馬上感受到了本單元的主題,很快進入了角色,為課文閱讀做好了鋪墊。
2)利用閱讀文本,提高閱讀能力
在Reading課的教授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詞義的猜測和對關鍵詞的理解把握能力,以及跳讀、略讀、細讀等技巧,這樣做有利于聽力理解和技巧的提高。閱讀和聽力有許多共性。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聽者運用聽覺感知知識,運用認知效應對該語言材料作出判斷理解。在閱讀中,讀者同樣使用種種認知過程,依賴種種認知效應,對語篇進行語義分析和構建。因此,學習者不斷完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其次,閱讀還能擴大詞匯量和背景知識量。
3)利用網絡視頻,豐富背景知識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外,還應積極利用其它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教育部,2003:48)。在上Using Language 時,筆者下載了一個BBC視頻:The truth of dinosaur extinction。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恐龍退出歷史舞臺的悲哀,從而進一步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的緊迫性。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促進聽力,可下載一些與單元話題相關的視頻材料,有效地把視與聽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同時提高聽力理解水平。這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能極大程度的激發學生聽的興趣。
4)利用課文聽寫,增強短時記憶
聽寫反映了語言習得的過程:學習者首先獲取聲音信息,然后把信息輸入大腦進行處理,再按照一定要求準確、快速地記錄下來。聽寫可以訓練聽時的專注,訓練學生辨別聲音,發展瞬時記憶的能力和快速拼寫能力。聽寫促進學生用英語進行無意識思維的能力。筆者的訓練方法是:聽寫結合,及時糾正。利用課文磁帶選擇一個段落進行聽寫。每個句子放3遍,最后再完整地放一遍,讓學生補全遺漏信息,形成檢查和糾正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
5)利用聽力話題,開展寫作,加強語用能力
語言學習是個雙項交際過程,輸入和輸出緊密相連,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只能是一種語言識別活動。所以在聽力教學中可結合聽力話題,開展說和寫的活動,通過輸出強化聽力,達到交際目的。如 Using Language聽力內容為人類殺戮渡渡鳥的故事。在聽力任務完成后,學生可討論如何采取具體行動保護野生動物,然后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在班上展示,最后將小組的討論結果寫入向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的求助信。通過這樣的輸入與輸出活動,學生不僅學到了語言知識,還加強了語言運用能力。
(三)單元教材聽力
新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雖有些難,但聽力內容的編寫具有多樣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時代性。所以我們不能擯棄不用,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在處理教材中的聽力時可根據材料的難易程度,設計填空、填表格、正誤判斷等題型。
在必修2 Unit 4單元教學中,筆者有效地挖掘教材內容,設計朗讀、閱讀、聽寫、英文歌曲欣賞和視頻觀看等多重任務,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聽-說”,“聽-讀”,“聽-寫”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單元整體教學中,使聽、說 、讀 、寫各技能有機結合,促進了學生的聽力技能。
三、結束語
聽力能力的提高與否不單純取決于聽力訓練時間的長短,學生的語言技能的掌握至關重要。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個子系統,四個系統之間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讀是聽的基礎;說是聽的鞏固和延伸;寫可以驗證聽的信息獲取是否正確。運用“四位一體”教學法提高學生聽力綜合技能的教學模式既帶來了勃勃生機,也充滿挑戰。
參考文獻
1.劉林峰 “立體式聽力技能培養模式初探”,《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3期
2.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4年.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