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凡林 懷靜
摘 要:該文通過對嘉興學院場館對外開放實踐的介紹,對高校場館對外開放的利弊及方法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針對如何提高高校場館使用效益、降低運作成本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場館 對外開放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b)-0-01
場館是高校進行文體教學、訓練、競賽、大型集會、活動等的場所,其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嘉興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組建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擁有3個校區,校園面積1700畝,規劃面積2300畝,校舍建筑面積62萬m2,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4000余人,成教在冊學生近萬人,辦學規模中等。近年來,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學校已有及新建的各種場館規模不斷擴大,場館構成日趨復雜,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費用開支在不斷攀升,為規范學校的場館管理,在充分滿足教學需要的情況下,能更好地發揮學校各場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們通過不斷摸索,自主實踐,對場館的對外開放模式及方法進行了探討,下面介紹如下。
1 我校現有場館的現狀
我校現有場館的數量和歸口管理、使用部門介紹如下:①校辦:管理若干個個大型報告廳。②體軍部:管理兩個體藝館、兩個健身館、一個學生活動中心及其附帶場地,若干個球類館及三個校區的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十多個。③團委:管理學校的禮堂若干個。④工會:管理學校的健身房、練歌房和乒乓房若干個。⑤各個二級分院及職能部門:大小各異的的會議室若干個。
2 場館對外開放前后管理存在的問題
(1)場館對外開放前:①場館管理模式老化,人員管理隊伍缺乏與學校迅猛的場館發展速度不協調。②現有的場館沒有系統的對外運營模式,也未能顯現出經濟和社會效益。③隨著各場館建筑物和設備的老化,維護和管理成本會提高,且隨著新校區各場館的相繼落成,管理、維護成本會越來越高。
(2)場館對外開放后:①人員管理尤其是高層次的商業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的管理,建筑、設備維護尤其是場館內的高檔設備的使用維護,人流、車流、場次的控制,經濟核算,審批程序的設定等等都帶來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②對外進行商業開放與兼顧學校的學術氛圍之間的不協調。③場館對外開放后,其無法在短時間內脫離學校“母體”存活,需要循序漸進,以入敷出,降低成本壓力。
3 場館對外開放的利弊分析
若場館不對外開放,按照我校現有的歸口管理體制,省去了場館對外開放后的種種問題煩惱,但卻逃不出場館對外開放前的禁錮。另外場館內的各類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還有整個場館建筑物的維護保養及水、電、燃氣、油、人員工資等,費用較大,無法適應學校的發展。所以綜合考慮只有對外放開、加強管理,才能“開源節流”,并逐步完善場館管理制度和商業運作模式,以降低學校的場館運作成本壓力。
4 場館對外開放的原則及方法
按照公益性教學為主,對外服務為輔,先內而外的原則實施對外開放。在滿足日常教學和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學校的學術氛圍和解決對外放開所帶來的管理難題,如安全性、純商業性、協調性等。(1)統籌指導:這個工作需要協調各部門,在相關的會議上明確由哪個部門(甚至那個工作人)作為第一步工作的協調部門,我校由校辦協調,因為該部門本身具備協調全校各部門的職能。(2)分類負責:即根據使用部門進行分類,按照目前各場、館的使用部門作為負責的主體,這樣分類便于實際操作。如:①校辦:各教學樓附屬的大型報告廳,獨立的報告廳等。②體軍部:校內學生活動中心及其附帶場地,體藝館,健身館、球類館、風雨操場等,以及各校區內的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室外場地。③團委:學校的禮堂、會堂。④工會:學校的健身房、練歌房和乒乓房等。⑤大小型會議室:各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自行管理。(3)明碼標價:校辦、體軍部、團委、工會所轄的室內廳、場、館,可以根據座次、活動形式、使用時間、校內使用、校外使用、冷暖空調使用等因素來核定價格。而活動配套的服務人員、會場布置等由學校后勤公司安排人員負責。因現在雙休日我校開放的室內外場、館里的人員,非學校師生員工所占比例越來越高,所以我校實行適當收費制,收費標準與成本掛鉤,按實制定。(4)經濟核算:設定一個時點(如某一年),對學校所有的室內外廳、場、館的維護費用,含不動產本身的日常緊急維修費、折舊費用和設備、人員、水、電、汽、油等費用的數據進行查證比較,對每一個場館設定一個相對科學、客觀的核算定額,實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模式。經濟核算的過程采取兩步走,即先收費,后核算,這樣既便于場館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又能獲得相對客觀、準確的數據,以便建立科學的總體核算標準。(5)專項維護:在經濟核算的基礎上,確定各類和各個場館維護的專項額定維護費用,該項費用納入學校后勤主管部門每年的預決算。各場館在需要修繕時由歸口部門向學校后勤主管部門申請,并由學校后勤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程序實施緊急和日常的修繕工作。(6)程序到位:按照公益性教學、工作為主,對外服務為輔,先內而外和誰主管向誰申請的原則,在滿足教學和正常工作所需后,排出日常固定的可運作時間,首先向分類后的負責部門申請,通過后再交由校辦審批,通過后再由主管部門回復申請者繳費,并做好使用協調。其他服務,則由后勤服務公司負責。
5 結語
綜上所述,場館(含室內、室外)作為學校房地產的重要、直觀、實效的組成部分,若實行對外開放并能加以科學的管理和高效合理的使用,場館的經濟和社會效能必將顯現。
參考文獻
[1] 童健.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現狀與管理開發[J].三峽大學學報,2010,32(8):216-217.
[2] 張永保,席玉寶.高等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情況與經營管理方式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7.
[3] 秦椿林.中國群眾的體育資源.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出版社.
[4] 袁莉萍,張誠,湯國進.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的開發與利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
[5] 郭五一,束景丹,劉瑩.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開發運營管理模式探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24(2):11-15.
[6] 汪秋俊.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探索[J].市場透視,2008,503(4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