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明白現代轉基因技術的概念;
2.掌握科普文章的寫作特點。
(二)過程和方法。
1.體驗基因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
2.提高學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及對科學的探究的精神,從而樹立為造福人類而努力的遠大理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識別舉例子、做比較的說明方法,并根據文中的例句分析理解其作用。
(二)能為轉基因下定義。
三、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總結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嫦娥”一號飛天,奧運場館“鳥巢”和“水立方”,轉基因的蔬菜水果,克隆羊“多莉”的視頻或圖片,請學生談談對這些的了解,進而體會知識在這個時代的神奇力量。同時引出所要講的課文《綠色基因的革命》。(出示題目)(意在以形象的視覺效果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多媒體展示)
1.題目“綠色基因的革命”指什么?為什么叫“革命”?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綠色基因革命”的?(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教師通過展示在互聯網上查找的有關圖片資料,使學生明白轉基因技術是根本性的變革。
3.教師總結展示:轉基因技術、重要性、特點、應用、前景。
(三)合作交流,探究課文。
1.用多媒體出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
(1)轉基因技術的特點有哪些?作者是如何進行說明的?
(2)轉基因技術有怎樣的優勢,它又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
(3)暢想如果把轉基因技術用在小麥、玉米、棉花等的生產上,就會達到怎樣的目標?進一步暢想它給農村的農業生產會帶來怎樣的巨大變革?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嫁接、雜交、轉基因技術的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三者的區別和轉基因技術的優勢,從而激發學生大膽的想象力,使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濃。)
2.教師提取關鍵進行總結。
特點:多數轉移單個基因(舉例子)
在不同的物種間操作(做比較)
3.通過課文學習,學生給轉基因技術下定義,教師總結。(多媒體展示)
轉基因技術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從某些生物體內分離出來的基因注入另一些植物體內,從而使這些植物產生一些有利于自身生長或提高其品質的特性。
(四)拓展延伸。
1.(多媒體出示業介紹轉基因技術的文章:《轉基因植物技術》)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
轉基因技術作為高科技的產物,具有知識性、專業性強的特點,可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使它聽起來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除了運用舉例子、列數字、做比較等說明方法外,還運用了哪些高招呢?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點撥:故事引入,拉近距離;聯系生活實際;語言準確、嚴密而不失親切。同學們可以課下搜集基因工程中自己喜歡的一種,也寫成一篇這樣的科普文章發表在學校的網站上。
2.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似乎人類可以為所欲為,但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它有沒有弊端呢?你認為該如何解決呢?
學生自己動手在網頁上查找關于轉基因產品副作用的資料,并進行分析綜合后回答;達成共識:科學是把雙刃劍。
(此題是學生們爭論的焦點話題,進一步鞏固并拓展了學生對轉基因技術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五)小結。
轉基因技術是生物工程的一種,我們熟悉又陌生,今天這篇文章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同學們可以盡情暢想它的美好前景,只要趨利避害,它就一定會為人類造福。
(六)作業。
1.利用本課學習的知識和互聯網上查閱的有關資料,寫一篇關于轉基因技術給農業帶來巨大變革的文章。
2.查閱有關資料和圖片,整理轉基因技術的利與弊,做成網頁發表在學校的網站上。
3.查閱生物工程的相關的資料,根據最感興趣的寫一篇科學幻想式的小說,體現科學的無比魅力。
(七)板書設計。
綠色基因的革命——轉基因技術重要性舉例子特點列數字應用做比較前景科學是把雙刃劍趨利避害揚長避短
五、自我評析
根據課文知識性、專業性強的特點,我設計了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這樣在非常枯燥的說明文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學生學起來激情洋溢,我教起來也得心應手。在以往的教學中我一遇到這樣的文章便會頭疼,不知如何下手,而今由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課文變得直觀可感,文章的容量大大增加,我也從中獲益匪淺,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學生的指導也更加到位。學生從中不僅學到了比課內豐富許多的知識,而且提高了查閱信息、利用信息和分析綜合的能力,更激發了對科學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