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彬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培養高中生的信息素養日漸重要。不過高中信息技術課不是高考科目,在教學研究,課堂環境和教學效果等環節都還不太理想。這就要求及時進行教學改革,并結合學生的愛好創新教學方式,增強教學實效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信息素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任重道遠。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課 素質教育 教學改革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Teaching Reform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 Zhongbin
(Yingshang No.1 Middle School, Fuyang, Anhui 236200)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rai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ut not a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subj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re not very satisfactory. This requires timely reform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preferences with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High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 long way to go.
Key words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thinking
1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1.1 重視不足
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是高考科目,在部分偏遠地區甚至都不納入基本考試科目,課程教學效果遠沒有達到信息素養培養的要求。這種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重視不足,造成教學器材的普遍短缺,一些地方甚至還沒有給高中配備電腦,就是條件完備的學校也在堅持“高考至上”的教學理念。這從地方的教學評估上也能反映出來,如各中學高考達線人數,考上重點院校人數等等這些才是主管部門對中學教學成果的評估重點,也是社會和家長關注的內容。
說到底,重視不足是教育功利性思想在作怪。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以及學生家長都希望通過教育取得實際的效果和利益。盡管素質教育國家已經提倡了多年,整個社會的教育功利思想依然十分強大,要轉變這種思想局面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只有到了素質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之時,高中信息技術課才能獲得與其他課程同等的重視。
1.2 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欠缺
重視不足在實際教學中的影響,首先就是師資力量的欠缺。在我國高等師范院校中,專門設立信息技術教育專業或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還很少。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師資主要來自信息技術及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有很強的實用技能,而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手段上卻相對欠缺,對學生心理的了解,對課程內容的把握也難以達到國家關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要求。對高中信息技術課老師開展培訓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緩。
不像數學和化學等高考科目,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研究也嚴重滯后。這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相關的教育研究機構愿意開展相關研究,少有的研究多是教育主管部門進行的,另外一方面信息技術課師資力量的薄弱也影響到具體的教學研究。因為通常情況下高中教學研究的主體是在校的老師,包括教輔材料多是老師研究編寫完成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師資力量的短缺客觀上限制了教學研究的進行。當前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境地,突破點是加大專業師資力量的培養。
1.3 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中信息技術課在學校里所有課程中,多處于邊緣位置。因為不要高考,很多學生去上課往往只想借機會上網,不讓上網就玩些簡單的游戲,或者干脆逃課。這些現象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普遍,學校領導和老師也往往聽之任之。有時課程時間還會被其他重點課程擠占,甚至會被取消。
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離國家對信息素養的培養要求相去甚遠。加強教學研究,推進教學改革已經到了十分緊迫的地步。因為信息化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培養大量有信息素養的年輕人才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智力保障,而培養的重要時期就是中學階段,對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性思維能力至關重要。
2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索
2.1 “模塊”教學理論實驗
從2004年開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開始,隨著社會對信息技術重要性認識的加強,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索正逐步展開。這其中對課程改革方案與課程的理解和研究,是探索的主要內容。
在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中,課程體系被劃分成三個層面,即領域、科目和模塊。而“模塊”概念的提出,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明確了教學目的,教學實踐可以圍繞一個主題,結合學生的經驗和課程內容設計出相對獨立的學習單元;另一個方面,模塊化結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更適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來說,模塊化教學突出了教學的實效性,做到了有的放矢。
模塊化教學的實效性也適合當前的教學環境,抓“必修”單元,“選修”章節由學生自學或者在課堂上串聯學習,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能保證實際教學效果。具體多是結合課程內容制作學習單元,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這對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將起到積極的現實意義。
2.2 “創新式”教學模式
隨著創新性國家概念的提出,整個社會的創新意識日漸高漲。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也成為教學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內容。“創新式”教學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的時效性,也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意識,現實素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制作一些能夠表達學生對周邊世界的認識和自我思想的PPT、視頻等。這樣的過程因為結合了學生的愛好,所以他們做起來更有興趣,制作的過程不僅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也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的學校還組織類似的比賽,對優秀作品和制作者給予獎勵,這更能提升他們的成就感,進一步促進他們的學習。
2.3 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索
“創新式”教學模式針對所有學生,而個性化教學模式則是有區別地針對能力和個性不同的學生。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多是由年輕老師教,面對的也是青春學生。這就給個性化教學創造了心理條件,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通過不拘一格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目的。
電腦已經普遍走進了家庭,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空白。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實現教學目的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現在分組,分層,再個別輔導的教學方式在一些學校得以實施,也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興趣,分成不同的學習組。對于那些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和技巧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在小組內發揮他們在編程等方面的特長,也可以到其他小組監督和指導其他同學的學習。老師也可以允許他們走上講臺給同學們講解基礎知識及他們編寫的軟件等。而對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老師再做針對性指導。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促進部分學生的進步和個性的發展,最終取到積極的教學效果。
3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前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將越來越受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重視;而且信息化社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也越來越緊迫。這些都將為高中信息課教學改革創造條件,并推進教學改革的進行。
首先,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教學研究的重點還會放在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部分》的領悟和理解上,這其中就包括已經研究并應用到課堂教學的 “模塊”教學理論和分組分層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理論和方法將會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具體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其次,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素質教育在高中信息技術中的總體要求和根本目的。不管是不是高考科目,隨著整個社會對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信息素養認識的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都會圍繞著它展開。從長遠來看,未來教學研究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將集中到信息素養上,會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教學研究將會得到成倍的增強。這對完成教學目標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必將產生切實有效的促進作用。
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將更加豐富。教學研究更多的是為教學提供理念和思路,具體的教學實踐才是現實教學目的的手段。除了上文已經講到的教學方法,未來還會在校園網的利用,創新和個性化教學上探索出更多的方法。現在很多學校還沒有建設校園網,已經建立的在信息技術課也因為害怕學生上網,而不敢接通。未來校園網將是信息技術課的重要輔助工具,及學生學習、鍛煉信息技術的渠道和園地。電子游戲法也將是個性化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對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改革是一個緩慢艱難的過程,需要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轉變,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素質教育一定會深入人心,高中信息技術課也能充分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 舒大榮.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J].魅力中國,2009(13).
[2] 徐福蔭.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12).
[3] 梁曉鋒.加強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提升學生信息素養[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11) .
[4] 孫惠穎.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5] 富靜.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