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湖北省武穴市在支持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下崗職工再就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先后成立了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農業信用擔保公司等,形成了融資擔保全覆蓋的體系。本文從武穴市融資擔保體系的現狀入手,分析了該市融資擔保體系產生的效應、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促進融資擔保體系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融資擔保概況效應問題建議
支持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支持下崗職工再就業既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也是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但是中小企業、下崗職工由于資產規模小,導致抵押不足而引起的融資難題在縣域十分突出。近年來湖北省武穴市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先后設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農業信用擔保公司、擴大下崗失業擔保基金規模,為企業與銀行、下崗職工與銀行提供融資平臺,有望破解弱勢群體和縣域經濟融資難題。
一、武穴市融資擔保發展概況
2004年5月成立了武穴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公司的注冊資本由初始注入的1800萬增加到目前的1.5億,6年間增長了8倍多,股東由成立之初的4家發展到47家,增長了11倍。已累計為近200家企業提供7.5億元的貸款擔保,進入了全省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億元擔保公司行列。
2010年2月23日又成立了武穴市農業信用擔保公司。公司以服務“三農”為目標,為武穴市種養殖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社、農副產品加工及貿易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公司注冊資本3275萬元,其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出資1500萬元,占46%;其余由30家社會股東出資1775萬元,占54%,力爭三年內資本規模達1億元。
二、產生的效應
1.有效破解了中小企業、涉農企業抵押難、擔保難等難題。中小企業、涉農企業抵押難、擔保難等問題是制約中小企業、涉農企業信貸融資的瓶頸。信用擔保機構靈活多樣的反擔保形式,有效解決了擔保抵押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根據不同類別擔保對象,反擔保資產可以是房地產、采礦權、有價證券、經營權、政策保險金等。對一些特殊行業,可采用貨物監管的反擔保方式,對達到信用等級的股東企業可以以其信用作反擔保。
2.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信用擔保機構作為銀行、中小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困難。
3.增強了中小企業吸納異地銀行信貸資金的能力。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提供了平臺。如武穴市城投公司2008年通過該市擔保公司擔保取得了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貸款1億元。
4.促進了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為了給銀行和擔保機構提供優質的信貸載體,武穴市近幾年來加大了對信用企業的培植力度,不僅以文件形式下達了信用企業培植計劃,還出臺了《武穴市金融生態建設與金融服務績效考核獎勵辦法》,將信用擔保作為金融生態建設工作的考核內容。目前,該市A級以上信用企業達134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4戶,大大促進了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擔保機構缺乏有效及時監管
在縣域金融體系中沒有直接對擔保機構進行監管的機構,由財政出資的融資擔保公司只需定期向主管財政部門上報各類企業報表,由財政部門進行審核,而沒有其他非關聯部門進行監管。缺乏專業的人員管理,影響擔保基金的運作。擔保公司主要是由政府出資發起設立的,因此擔保公司的管理、經營人員都是從財政局抽調,屬于財政編制。
(二)缺乏有效的風險共擔和補償機制
一是缺少風險分散機制。整體實力較弱使擔保公司在與銀行的合作中處于劣勢,根據國際經驗,擔保機構承擔責任的比例一般為70-80%,其余20-30%由協作銀行承擔。但目前銀行一般都將貸款風險轉嫁給了擔保機構,不少擔保機構承擔了100%的信貸風險。由于風險不能在擔保機構和銀行間合理分擔,不利于擔保機構作用的發揮和擔保業務的順利開展。二是缺乏再擔保機制。再擔保是防范和化解信用擔保風險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目前省級再擔保機構尚未普及,縣級再擔保更是一片空白。
(三)擔保費用偏高,削弱企業合作熱情
擔保公司是一家中介機構,也要花費人力物力,因此要向企業收取各類費用。企業通過擔保公司向銀行貸款,擔保企業除要支付銀行利息外,還要向擔保公司支付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費和登記過戶費等各項費用,擔保公司對一家企業擔保評估完成后,企業需支付的費用高達幾萬元。因此,一些本身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看到要支付的高額費用而不敢嘗試與擔保機構合作。
四、促進擔保體系持續發展的的建議
(一)加強監管,防范融資擔保過程中的潛在風險
目前縣域擔保公司主要由財政出資,隸屬于財政部門,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融資擔保公司的監管。建議成立融資擔保監督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對信用擔保公司的監督管理。對融資擔保公司的市場準入、高管人員、內控建設及日常運作等情況進行定期監管;特別對融資擔保公司的風險準備金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定期進行監管,要求擔保機構按比例逐步提取風險準備金,用于沖抵代償支出和彌補呆壞帳損失。通過業務公開、信用評級、公示和曝光制度等監管方式,形成社會監督機制,防范道德風險。
(二)加快融資擔保公司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給擔保業務的運作提供法律依據
同時政府也應逐漸督導完善縣域擔保體系,給擔保基金提供配套的融資平臺。加大對融資擔保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定期開展銀企協作交流活動,為企業、銀行和擔保公司搭建交流平臺。
(三)建立穩定的風險補償機制
一是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財力狀況,在擔保公司成立初期給予一定的資金投放,并隨著業務發展逐步建立暢通的資金補充渠道。建立財政彌補機制,由政府出資加快建立再擔保、再保險體系,設立擔保業風險補償基金,有效彌補擔保公司的代償損失。二是構建擔保公司與銀行之間的良好互信關系。建立貸款銀行、受保企業與信用擔保機構共擔風險的機制,適當擴大擔保倍數,由銀行和專業擔保機構根據擔保方式約定分擔風險損失。
4.強化制度管理
一是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完善擔保公司的管理及運作制度,特別是強化制度和人的管理。二是健全風險管理體系。要結合擔保業務特點,建立各種風險監測和應急處理機制。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定期組織培訓,提高非專業人才素質。通過公開招聘,擇優錄用一批有較強事業心、責任心,熟悉金融、財會、法律知識、關于企業管理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方曉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防風險是關鍵[J].中國中小企業,2004,03,10.
[2]王曉杰.基于互助擔保聯盟的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研究[D].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05,01.
作者簡介:胡婭(1980-),女,中國人民銀行武穴市支行,研究方向:金融與融資擔保政策。
(責任編輯: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