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正
摘 要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動的一個過程。教師自覺地理解和把握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才能搞好數學教學。目前素質教育受到人們普遍重視,人們對數學教育心理學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關鍵詞 學習心理 數學教學 學習能力
在一系列的知識體系中,心理學居于中心地位。高等數學是理工科院校的公共課,是基礎課,要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靈活地把心理學知識貫穿于數學教學環節之中,這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正確把握學生學習心理對促進數學教學意義重大。
1 看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現狀
普通高校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除少數學生是為了學好專業課和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大多數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沒有數學與專業課之間內在聯系的意識,甚至認為數學跟所學專業無關,因此普遍表現出消極應試狀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院校教學計劃、教學時數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的給學生補充數學基礎知識,加上教學進度、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影響。二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思維定勢的影響。三是一些數學基礎偏低,受到學習數學順向遷移的阻礙。當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多數學生不能主動查閱資料自主解決,總是尋求同學,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自己不總結反思,難以形成自我解題思路和方法,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2 培養健康學習心理,提高學習效率
2.1 端正學習態度
在學習的過程中,態度很重要。好的態度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學習起來分外輕松。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認為實事求是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孔子以他自己的行動教育著千千萬萬的后來學子,端正學習態度是做好學問的第一步。許多老師都在做轉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態度。首要任務是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輪船沒有舵一樣,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握,最終擱淺在絕望、失敗、消沉的海灘上。如定一個每天解決一道難題的目標,原來不會做的題,今天做會了,那就是一個進步,也是對自己很大的鼓勵,就有信心繼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了。有了成功的向往和體驗,學習態度也就日趨穩定。其次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專心致志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嚴格完成目標的習慣等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學習態度是可以培養的,只要學生充分認識其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通過持續的訓練和自覺培養,就一定能夠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成績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2.2 培養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一種艱苦復雜的腦力勞動,學生長年累月地學習是很辛苦的。一旦失去興趣,學生不僅會感到學習是一種痛苦,而且學習效率也不會高。興趣是做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感興趣,那么,他就會深入持久地去做這件事,力爭達到預期目的。興趣以需要為基礎,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學生的數學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的培養。教學中,教師不能光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還要時有意地結合課本的相關知識點,從一些與實際生活有關的趣味題出發,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引出或歸結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課后作業題以思考性為主,要鞏固本課的知識點,更要能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純數學問題的能力與技巧,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來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理解數學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3 指導數學學習方法
各學科之間在內容上和方法上都是互相滲透、密切相關的。課堂教學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徑。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首先從非智力因素著手,鍛煉學習意志,經常在數學教學中給學生安排適當難度的作業題,讓他們通過一定的思考研究,在獨立思考中獨立解決問題。當然,這要注意難度必須適當,因為太難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太容易又不能達到鍛煉學生的意志的目的。其次重視數學學習方法指導,指導學生善于小結和綜合,如在學習了函數后,教會學生進行列表歸納:函數的解析式、圖像、增減性、最值、圖像與x軸、y軸的交點等,使學生掌握函數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當然,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重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相結合,學法與教法的相結合等。
2.4 加強師生心理交流
誰都聽過這樣一個理:親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呢?通過調查了解,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一視同仁,不只局限于用成績衡量學生的老師;第二種是課堂上語言風趣幽默,知識淵博的老師;第三種是對待學生認真負責,有積極向上的情感的老師。數學教學中,學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數學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也是積極參與者,起著指導、調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兩者的和諧是實現高質量數學教學的基礎。因此,要學會和學生溝通,例如,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教師要認真進行評改,分析原因要有針對性,引起學生注意共鳴,不再錯,還可進行面談話,把親近感、朋友感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發自內心的關愛與指導,會喜歡老師、尊敬教師,愿意進行溝通,從而使學生將對老師的喜愛之情遷移到教師所教的數學學科上,從而表現為積極主動地去學好數學。
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問題要注重是多方面因素的結合。教師要做到有心、用心,心到、情到、人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使其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消除數學學習的心理問題,使他們真正學好數學,用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