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關鍵詞〕 語文教學;心靈;師生關系;興趣;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38—01
一、 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打開學生心靈的大門
語文是心靈的對話。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試著和學生做朋友,不要經常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想問題,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要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學生再大他也只是一個孩子,要有愛心去呵護學生的心靈,用愛心去寬容每一個學生,用愛心去感動每一個學生。不要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除了指責就是棍棒。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更是親人。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導,并取得好成績。另外,老師對待每一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以成績優劣、家庭好壞來對待學生,對于那些基礎較差,家庭困難,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犯錯誤的學生,要有耐心,不能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而是要誠心地指出來,但要把握好度,不能翻舊賬。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批評中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感受到自己還能進步,感覺到老師要幫助自己樹立學習的信心和生活的信心。哲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更何況是學生。老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贊揚,讓學生在老師的欣賞中自覺學習、自覺改進、自我完善,以實現自我發展。
二、營造良好的文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一定要注意營造良好的文學氛圍,用“詩情畫意”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把語文教活。要注意突出幾個重點:一是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大量的“美文”去吸引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帶領學生走進一個美輪美奐的文學世界,這是教活語文的前提。二是要注意創新。語文教學的靈魂在于創新,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也來自創新。因此,上好寫作實踐課是教好高中語文的重要一環。只有在寫作的過程才能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如每節課進行課堂小練筆,或者適當組織學生進行作文比賽,使學生的情感能夠釋放,個性得到張揚。三是要注意對文本中的精華部分進行提煉,并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使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提升。
三、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
第一,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是新課改下高中語文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我們應積極探索這一手段和語文教學的結合方式,多給每一位同學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第二,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課外摘抄比賽,或者配樂詩朗誦,書法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或在課堂上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要鼓勵學生,讓他們敢于說話,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去嘗試,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愉快地成長。第三,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嘗試自主探究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探索知識奧秘的樂趣,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在具體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注意先學后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對于學生通過探究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包攬。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這樣說過:“先生的任務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蓖ㄟ^這種方法幫助每個學生都樹立“我能行”的觀點。這樣,一篇課文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能使學生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也能夠克服學生學習語文的自卑心理。這種教學方法延續下去一定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同時,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大家合作研究探討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教學目的。并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情感上也會有所交流,這也利于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增進了語文課的人文色彩。
總之,作為教師必須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傾聽學生心靈的聲音,捕捉瞬間的心理變化,因勢利導,以愛育人,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生活上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則要想盡一切辦法,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由厭煩語文到喜歡語文、學好語文,并在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績。成為一名知書達禮,能言善辯的新型人才,繼承和弘揚優秀中華文明的一代新人。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