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蓉
【摘要】支架式教學模式突出教學情境,注重教師有效地“搭建支架”和及時“淡出支架”,引導學生由現有發展水平向“最近發展區”發展。本文有針對性的分析了中職學校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的意義,并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進行中職英語口語教學。
【關鍵詞】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支架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15-01
一、引言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以布魯納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者提出并強調的一種現代教學模式(教學流程: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效果呈現——評價反思)。這種模式突出教學情境,強調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支架引導教學的進行,并不斷調整提供給學生的知識內容和形式以最好地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為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在對多種(傳統的與現行的)口語教學模式的流程與實效性進行分析對比后,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師從2010開始探討支架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筆者根據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對教學中運用支架教學模式的五步教學流程提出了一些見解。
二、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是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許多用人單位錄用員工的一個舉足輕重的衡量標準。但是,當前中職學校英語口語教學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等現象。另外,大班授課、學生英語水平差異極大,教學評價標準單一、口語考核操作困難等因素都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社會需求的變化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中職英語教學必須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新《大綱》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等一系列教學建議,對中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為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三、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探討
1.創設情境來引出支架,激發口語學習興趣
教師從走進教室起就應使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模型等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生動、豐富的情景來輔助教學,從而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激活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即將談論的英語話題情境。例如,在引入 “shopping”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請學生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購物中心,然后將教室布置成微型的商店,并將各種商品貼上價格標簽,創造真實的生活情境,就容易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2.自主探究來建構支架,操練重要的語言結構
教師依據情境中引出的概念框架,引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根據已掌握的知識獨立探索,主動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完成對支架的建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鼓勵學生沿框架逐步攀升并不斷提升口語表達的難度。例如在學習 “Places” 這一主題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讀的操練抓住對話材料的主題,然后啟發學生獨立探究對話中涉及到的對城市特點的描述,逐步引導學生對這個城市進行更加詳細和精確的描述比如地理位置、天氣、人口、有名建筑等等,從而達到操練交際與詞匯要點,掌握新知識的教學成效。
3.合作學習來完善支架,交換與分享信息差
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后,教師應該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大量有效的輸出活動,引導學生完成對所學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完善支架。這一環節主要是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材,為學生創設生動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交際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操練的的口語技能自由交際,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語境之中。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操練、小組操練、以及各種趣味操練形式如波浪式操練、滾雪球操練、傳話操練、連鎖操練等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活動,引導學生根據已掌握的表達方式積極發言,加強對相關句型和表達方式的理解和運用,交換與分享信息差。在合作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討論狀態,不要求觀點統一、正確與否,而應注重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開口”的欲望,為進行更高層次的合作訓練做準備。
4.展示成果來淡化支架,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中給予相應的指導后,應及時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活動(表演、辯論、舞臺劇等)的呈現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享受學習的樂趣。如面試、購物、問路和指路等常見話題都可以采用模擬的表演情境來呈現。又如,關于“就餐”這一主題,教師可根據情境中創設的食品店,提供英文菜單并鼓勵學生扮演服務員和顧客,演練訂菜。當然,成果展示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盡可能運用所學的重點詞匯和句型進行改編、續演,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表演。正是在進行活動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大量口頭操練的機會,并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發掘了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潛力。
5.有效評價來回顧支架,反思課堂表現
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要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終結性教學評價制度,建立能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為目的的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注重任務完成的結果。教師應該通過學生小組活動后和小結階段創設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參與口語活動的評價以及集體對小組的口語活動成果評價,客觀地、確切地反映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課堂表現及收獲,從而產生自我成就感和集體榮譽感,并轉化為課后后續學習的動力,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四、結語
實踐表明,基于支架理論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有助于引導中職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提高英語口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好習慣,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實現“為用而學,學而能用”。鑒于中職學校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現狀以及學生將來就業創業的需要,在教學中運用支架模式進行嘗試和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Jeremy, H.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0.
[2]陳小強,王寶強,章實施. 大學英語支架式教學實證研究[J]. 哈爾濱:哈爾濱學院學報,2001.
[3]王海珊. 教與學的有效互動一支架式教學 [J]. 福建: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200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