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關鍵詞〕 班主任;學生;思想交流;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9—0029—01
“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要想達到和諧共鳴的最佳教育效果,師生的溝通至關重要。交流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是人類群體活動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是真誠的傳遞。一顆慈愛包容的心,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是一個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班主任要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巧妙地開啟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樂于接受班主任,從而達到最完美的教育效果。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就班主任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方式談幾點認識。
一、通過傳遞小紙條的方式進行思想交流
每一位學生都有怕老師的傾向,特別是班主任更是拒而遠之,這對學生的身心教育很不利,作為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積極應對學生的這種“怕”。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常告訴學生如果有什么話不敢當面給我說,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紙條上,夾在作業本中傳給我。之后,我時不時收到學生傳遞上來的紙條:“老師,昨天我和好朋友鬧矛盾了,我該怎么辦?”“老師,請幫幫我,回家寫作業時總想看電視,請您告訴我應該怎么做?”諸如此類的紙條很多,我都會耐心地一一回批,看著他們滿意、歡快的神情,我心中的喜悅就無以言表。
二、通過寫周記的形式進行思想交流
批閱周記,是我擔任班主任以來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寫周記則是我的學生每周必須完成的作業。因為這樣,我就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通過批閱周記,我能準確地掌握班級工作中許多第一手資料,也可以使班主任工作有的放矢地做好。每當學生對某件事情失去信心或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我都會寫出“不要氣餒”或“有志者事竟成”這樣的話語。久而久之,周記成了我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平臺。
三、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進行思想交流
與學生談心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最常用、最有效的途逕。不過,與學生談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時機,才能使師生間達到真正的溝通。單一的說教與恰到好處的談話方法所帶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談心時應注意談話的技巧,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請況采用不同的方法。
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六一”前夕各班評選“三好生”和“優秀少先隊員”。為了公平、公正地選出學生心中真正的榜樣,我決定由學生自己評選。評選結束后我發現一個學生悶悶不樂地坐在教室里。于是,我找話題和他閑聊,才知道他落選了。接著我幫他分析這次落選的原因,并希望他在以后的學習中再接再厲。此后我經常找機會和他談心,終于,他變了,在學習上更加用心,在紀律上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可見,老師要想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障礙,除了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們的真實思想外,還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特點,以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對癥下藥,進行個別談話,這樣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
主題班會是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參與性的特點,融知識與德育于一體,對于增強小學生的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當前實施素質教育中應當充分發揮主題班會這種教育形式的優勢。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如何引導學生克服自身的缺點等諸多問題,設計不同的主題班會。如,在《愛父母、愛長輩》的主題班會上,學生講述爸爸、媽媽、奶奶、爺爺愛自己的例子和“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交流,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及長輩的愛又濃厚了許多。主題班會注重交流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使交流不僅具有真實性與專題性,而且具有互動性和可交流性。
總之,與學生溝通是一門藝術,作為教師,應當好好地研究這門藝術。只有掌握靈活多樣的溝通方法,才能做到與不同特征的學生都達到心靈上的溝通,真正起到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師的作用。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