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鳳
〔關鍵詞〕 語文教學;素質教育;閱讀方法;習作能力;
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9—0038—01
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教學生能準確、正確地掌握字、詞、句的特點及現代漢語的基本知識,同時要培養學生能初步閱讀現代文章,并掌握初步的寫作的技能。以下筆者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談幾點看法。
一、 使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閱讀是通過書面形式以達到語言交際目的的一種積極交際活動,閱讀者為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就要采用各種閱讀技巧對所讀材料進行判斷推理,找出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和信息,掌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對事物的態度等。閱讀理解能力是對語言能力綜合運用的檢驗。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學除課本精讀外,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積累詞匯。我要求學生至少閱讀一本適合自己年齡特點的雜志,如《故事會》小刊物;經常閱讀一種報紙,如《少年報》;系統閱讀一種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等等。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及題材,應從小故事、少兒版名著、科普等到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當地經濟、政治、文化、史地等等,包羅萬象,從而使學生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從小學生閱讀的方法來分析,小學生應掌握查讀法和討論閱讀法。查讀是為了找出能回答問題或與問題有關的句子或詞組,查讀也是為尋找某一特定的或具體的信息而進行的閱讀。
通過閱讀,能培養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力,使學生準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活動過程應是:確定目標信息,如數據、日期、地點或人名等等,確定目標信息可能出現的形式及何處可以找到目標信息;注意力集中在與問題密切相關的詞組或語句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徹底理解文章涉及的全部細節以及作者寫作的意圖與觀點;把課本內容配合練習題進行復習鞏固,以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二、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文是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現代信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往十分頻繁,寫作是表達自己觀點的重要方式。寫作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小學生寫作要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確定寫什么;明確寫作目的;擬訂文章結構綱目;列出與文章主題有關的實例、說明、議論材料;選定最能表達主題的組織結構形式;在草擬的提綱中把內容進行分類,有關內容合并,無關內容刪去;開宗明義,出示明確的具體事例、說明;當草稿寫成后,從頭到尾對字、詞、句、段進行斟酌;檢查結尾,看文章是否完整;對經過修改的作文定型。教師要培養小學生學會說明、議論、描寫、敘述等寫作技巧,從而逐漸提高其寫作能力。
三、 對學生多元的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教師要多方面、多層次地考核學生,不以考分論高低,鼓勵學生認真學習語言知識和表達技能,認真識字、學習詞語、分析文章、精讀課文、練習寫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考核方法應將考試與檢查相結合,實行結構分析方法,鼓勵學生閱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交流討論,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