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奎 王升臻
2.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疇,它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效率、功能、價值等范疇既有緊密的聯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科學區分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相關的幾個范疇,是科學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發展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效益; 效能; 效率; 功能; 價值
中圖分類號: G4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2-0027-03
王滬寧在其1994年出版的題為《政治的人生》的著名學術日記中說,一部好的研究性專著必須提煉一個或幾個核心概念或范疇,并圍繞著這個(些)核心范疇進行邏輯展開,建構出一個獨有的理論體系。……沒有自己的概念體系,是不能有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的。[1]任何理論研究,對于核心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必要的前提,是理論得以進一步闡述的支點。每個概念都有其相對明確的論域。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相關概念的辨析,有利于我們明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這一核心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效能、效率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與效能、效率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為了切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這一概念的內涵,我們必須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效率的關系。
1.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與效率
學者們在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理論時,往往注重效益與效率之間的聯系而忽視二者之間的區別。我們認為,這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效率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過程中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寡,它強調的是一定時間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量”,反映了勞動時間的利用狀況,與效益有一定的聯系。而效益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所產生的客觀效果和獲得的利益,它強調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質”;當我們說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了效益時,是指個體、社會以及自然生態從這種活動中獲益的一種狀況。在正常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前提,沒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可言。
可見,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一個比效率更為復雜的概念。效益和效率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效益體現了教育主體和社會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社會性原則,而效率則從一個方面體現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運行狀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技術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講效率,但講效率是為了獲得效益,因而更應講效益。
2.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與效益
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與效益也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效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蘊含的有利于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的潛能,是指它可能產生的作用,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一致性。而效益則是這種潛能的發揮,是指它實際產生的客觀效果。效益和效能互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表里。活動主體具有什么效能,才有可能產生什么效益,經濟活動、衛生保健活動就不能或者說主要不是產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益,因為經濟活動、衛生保健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能不一樣。但這不等于說,主體有了一定效能,其活動就一定能產生相應的效益。因為蘊含著的潛能如不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得到很好的發揮,那就不會有理想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就應使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確認識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正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內涵。
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之間的聯系
功能這一概念來源于物理學,19世紀被引入社會學領域,20世紀70-80年代開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
結構與功能是一對基本范疇,一般說來,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稱為結構。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和潛能,稱為功能。結構與功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首先,系統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有什么樣的結構就有什么樣的功能。結構決定功能不是決定功能的實現程度,而是決定有什么樣的功能,不同的結構,其功能也不一樣,如金剛石的化學成分是純碳,石墨的化學成分也是純碳,金剛石堅硬無比,而石墨質地非常軟,其原因就在于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層排列的,原子間的結合力很小,金剛石中的碳原子則是交錯整齊地排列成立方體結構,每個碳原子都緊密地與其它4個碳原子直接連接,每個碳原子為4個環所共有構成一個牢固的結晶體。
其次,系統內部各要素結構合理與否影響功能的實現。系統的結構如果不穩定,或各要素之間結構不合理,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功能,但影響其應有功能的充分實現。再次,系統與外部環境的作用方式影響功能的實現程度。任何系統功能的實現除了受內部結構影響之外,還受一定的外部條件制約。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發生關系時表現出來的某種特性和潛能。具體地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自身具有的一種特性和潛能,它受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作用方式所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程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所產生的效果和利益,即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簡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后,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所產生的效果和利益。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滿足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問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發展的效用和意義問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離不開對價值的理解和把握。
傳統觀念認為價值是相對于人而言的,人是價值主體,也就是說人是價值世界生成的主體性根據。馬克思說:“人在把成為滿足他們的需要的資料的外界物……進行估價,賦予它們以價值或使它們具有‘價值屬性”。[2]在人與外界物發生關系時,只要外界物滿足了人的某種需要,就表現出其價值性。李德順所說:“在任何實踐——認識活動中,作為實踐和認識活動者、行為者的人是主體;而作為實踐和認識對象的世界、事物和人是客體。”[3]
這種傳統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基礎之上的理解。單一地追求滿足人的需要,忽視自然界其他生物的需要,從而導致今天自然生態惡化的現象。這是自然界對人類無視其需求的一種反抗。因此,我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有需求。只是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不同而已。所謂價值就是世界萬物之間相互滿足對方某種需求的一種效用關系。需求的主體不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當然我們這樣來界定價值的含義并非是貶低人,而是希望人類能夠克服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對價值概念的剖析,我們認為,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后,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所產生的效益,這一效益對滿足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的需要具有某種有用性。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潛能,其作用發揮后,便會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產生一定的效益,這一效益會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個體、社會和自然生態發展的某種需要,即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之間的區別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既有緊密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
首先,功能是潛在的、效益是顯在的,二者區別明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結構決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自身屬性的一種潛能或特性。如果不具備相應的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無法發揮出來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則是在功能發揮之后,對個體發展、社會發展以及自然生態發展所產生的客觀結果,這一結果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其次,功能和價值雖都是關系范疇,但有著質的區別。價值作為關系范疇,反映了生物之間的相互滿足的關系,體現了生物相互之間的有用性和需要滿足程度;功能體現的是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系統自身屬性的一種特性和潛能。
最后,效益屬于客觀實體范疇,價值屬于非實體范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功能發揮后產生的客觀影響,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論人是否接受,它都是客觀存在的。價值則不是某種實體,而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特定的關系,價值大小除了受物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的需求影響。
科學區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和價值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理論研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和價值雖已引起學界的普遍關注,也出版了相關專著,但學界對三者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功能、效益與價值概念相混淆,且相互錯位。目前,學界雖已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之間存在著區別,但在具體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與價值等相關問題時,往往將三者相混淆,不加區別。此外還存在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價值形態的探討,出現功能與價值錯位等。①
第二,重視功能與價值研究,回避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研究。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效益與經濟活動聯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認為,效益屬于經濟學范疇,與思想政治教育沒有關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影響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外部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在實踐中難以區分哪些效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那些效益是其他影響因素產生的。況且,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的投入也難以計算,在產出和投入無法定量計算的情況下,效益根本不可能計算,所以學界回避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研究,重視對功能和價值的研究。
難能可貴的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相關理論研究已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陳華洲的專著《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論》、王蓓蓓的博士論文《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論》,王升臻的碩士論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等等,這一系列的理論研究,為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理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相信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理論研究,一定會取得更大突破。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客觀存在,卻又是復雜多樣的。學界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對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理論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因此,新時期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理論研究,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注釋
①張耀燦等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分別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價值進行了探討,對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價值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但該書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價值形態時,定位有所不妥。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導向功能、保證功能、育人功能和開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有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滬寧.政治的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9.
[3]李德順.價值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60.
[責任編輯: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