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口語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9—0082—01
一、 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
1.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教初一英語時,我常常借助于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以及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來講述單詞、詞組或闡釋某個句子,既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使學生將單詞直接與實物聯系起來,無須母語介入。當然,有些詞在初學階段難以全部用英語解釋清楚,這時仍需借助母語,但應盡量少用,力求不破壞英語語境。
2.聽說能力與讀寫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英語聽說能力和讀寫能力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不可顧此失彼。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二者相互兼顧、共同提高才能促成學生總體語言水平的綜合發(fā)展。
3.教師指導與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相結合。要使每個學生都有過硬的基本功,單靠教師一個人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把全體學生都動員、組織起來,同時還要講究方法和策略。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由尖子生與每個小組形成幫扶對子,在課內外開展活動,持之以恒,最終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二、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1.在口語練習中培養(yǎng)口語能力。想學會游泳不下水是不行的。口語能力也只有在大量的口語練習中培養(yǎng),如果學生一味感到害羞、怕犯錯誤,口語能力是永遠都提高不了的。口語練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科學系統地進行。操練主要在學生間進行,教師只需當好導演,在旁邊給以引導,并給予必要的幫助。這種練習不必局限于課堂內,可以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口語練習。
2.在交際中培養(yǎng)口語能力。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際。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學了幾句英語就想在同學、老師,甚至父母面前炫耀。教師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要因勢利導、善加利用,課上課下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這種交流可以在師生之間進行,但更多的還是在同學之間進行。譬如每天見面用英語打招呼,用英語道別,交流校內外的趣聞,談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等。
3.在模仿中培養(yǎng)口語能力。學英語的過程中模仿能力必不可少。口語訓練中學生要經常模仿錄音或教師的某個發(fā)音。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是授課教師的發(fā)音,這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讓學生多聽標準的磁帶錄音,有條件的可借助錄像機、投影儀、語音室等,創(chuàng)造逼真的英語情境,使口語訓練更高效。
4.設立英語角。英語角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在英語角,學生可以在一種寬松、隨意的氣氛中,談論共同感興趣的任何話題。教師不必過多干預學生的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這種口語練習中去。
5.舉辦英語演講賽、辯論會、英語晚會等。每學期定期舉辦英語演講賽、辯論會、英語技能賽、英語晚會等,可以活躍師生的文化生活,展示學生的英語才華和精神風貌,同時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這樣的活動絕大多數學生都會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每年的教師節(jié)、新年、圣誕節(jié)等都是組織和開展這些活動的好時間。
總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運用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生的口語能力是一定能得到提高的。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