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元
〔關鍵詞〕 數學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8—0034—01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標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精神,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數學教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么,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利用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版數學教材中,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在教學中適時地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幾何的一些知識》《中國最早使用的負數》《勾股定理》《關于圓周率》等閱讀教材后,告訴學生,古代我國在數學研究應用方面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發現早于世界其他國家1100多年,楊輝三角的發現先于其他國家400多年;圓周率的計算以及負數的使用和方程組的解法等都比歐洲早1000多年,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令世人矚目。現代,我國科學的豐碩成果同樣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自豪。這些真實典型的數學史實,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還激勵學生積極進取。
二、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數學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辯證思想,它較其他學科更為具體和廣泛,這是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比如,角的推廣、函數的定義、軌跡的概念等都是運動和變化的思想在數學中的具體體現;正數和負數、整數與分數、有理數與無理數、實數與虛數體現了數的對立統一;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乘方與開方體現了運算法則的對立統一;一些定理、定義、公式、法則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反映了普遍聯系的規律;還有反證法的思想,實際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規律的體現。在講授相應新課的同時,適時、恰當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對數學方法的熟練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世界觀。
三、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函數圖象教學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
教學過程存在著嚴密的邏輯推理,同時也存在許多富有哲理的東西,我注意挖掘這方面的素材,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比如,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時,首先講平面直角坐標系是一種畫定點位置的工具,它把幾何中研究的基本對象“點”與代數中研究的基本對象“數”聯系起來。一個點在平面內的位置,可以由它的兩個坐標(橫坐標、縱坐標)下來確定。由此加以引申,我們所處的整個社會,實際上也有一些無形的坐標系.每個人進入社會后,就像平面內的點一樣,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一般來說,個人的定位參數概括起來也有兩個,即個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這兩個因素中最關鍵的是后天因素,也就是說個人在社會上的定位,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關的。因而,告誡學生應確定正確的人生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為以后長大成才而努力學習。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重要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必須注意方法上文道結合,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