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銀行卡交易逐年上升,銀行卡風險問題特別是信用卡套現、詐騙案件呈逐年上升。如何防范和化解用卡風險,商業銀行與客戶共同構建安全用卡環境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信用卡風險管理對策
一、銀行卡業務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國銀行卡業務發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銀行卡發卡量累計超過28.5億張,同比增長18%。銀行卡跨行交易全年超過16萬億元、104億筆,同比分別增長44%、24%。刷卡消費額超過1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預計超過40%,比2010年提高約6個百分點。但隨之引發的銀行卡風險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特別是信用卡套現、詐騙案件及涉案金額呈明顯上升趨勢,如何防范及化解信用卡風險,商業銀行與客戶共同構建安全用卡環境已刻不容緩。
二、信用卡業務存在的風險
(一)內部方面
1.銀行對信用卡客戶的資料審核不嚴,為信用卡詐騙提供了可能。銀行工作人員對信用卡客戶資料審核不嚴,未發現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信用卡,或未留存申辦人現場照片,則冒用人惡意透支或申辦人賴賬,銀行面臨無法追償的風險。
2.銀行將個人賬戶作為商戶收單資金結算賬戶,為商戶和持卡人套現提供了條件,面臨外部監管風險。銀行為商戶開立個人賬戶作為收單資金結算賬戶,違反了國家法律及人民銀行規定,為商戶協助持卡人套現提供了便利。持卡人通過套現將信用卡授信額度轉變為現金,即獲得了無擔保的個人貸款,而發卡銀行不知曉資金實際用途,難以進行有效跟蹤檢查,信用卡的信用風險可能演變為投資或投機風險,一旦投資或投機失敗,極易導致持卡人無法償還欠款,造成銀行資金風險及較大外部監管風險。
3.銀行設置商戶類別碼與標準扣率不匹配、扣率判定錯誤、錄入錯誤等,造成部分信用卡商戶交易負收益,直接影響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同時也為套現節約成本。商戶傭金為信用卡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由于銀行人員操作失誤或市場競爭因素等主客觀原因,商業銀行設置的系統扣率比銀聯規定的最低扣率標準低,導致手續費收入小于支出,產生負收益,直接影響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商戶POS交易手續費率較低,持卡人與商家或某些“貸款公司”、“中介公司”合作,持卡人通過付給商家手續費來獲取套現。
信用卡套現危害巨大。首先,不法分子聯合商戶通過虛擬POS機刷卡消費等不真實交易,變相從事信用卡取現業務,背離了人民銀行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還可能為“洗錢”等不法行為提供便利,導致整體金融秩序不穩定。其次,非法提現對發卡銀行傷害較大。絕大多數信用卡是無擔保借貸工具,只要持卡人進行消費,銀行就必須承擔一份還款風險,因此銀行通過高額透支利息或取現費用來防范透支風險。但是,信用卡套現逃避了銀行設定的上述費用門檻,逾越了銀行防范風險的底線。特別是一些貸款中介幫助持卡人偽造身份材料,擴大信用卡額度,銀行的正常業務受到干擾,也帶來了巨大風險隱患。持卡人持有大量套現資金,無異于獲得了無息無擔保的個人貸款,而發卡銀行又無法獲悉這些資金用途,難以進行有效地鑒別與跟蹤,信用卡的信用風險實際上演變為投資或投機的信用風險。一旦持卡人無法償還套現金額,銀行損失的不僅是貸款利息,還可能是一大筆貸款本金。
(二)外部方面
1.客戶不慎泄漏自己在信用卡申請表上填寫的資料,可能存在信用卡被激活盜用風險。
2.客戶在商戶刷卡消費時發生遺失卡片,未核對消費金額;密碼泄密;部分卡片長時間未使用,卡片丟失了也渾然不覺等事件,導致卡片被盜用或復制,給客戶的資金安全帶來了風險隱患。
3.客戶在網上購物,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在網吧等非個人使用的計算機上輸入信用卡信息;交易完成后未及時退出交易界面等,導致賬戶信息泄漏,賬戶資金被盜用。
4.大部分持卡人都接到過詐騙短信、電話,如:“您在××商場刷卡消費××元,如有疑問,請咨詢×××”,“我行已從您的信用卡中扣收年費××元”。持卡人收到上述短信后焦急、慌張,未加判斷就致電短信中的電話,并按要求轉賬,造成資金損失。
5.客戶在自助銀行使用銀行卡時,出現吞卡、未吐鈔等異常現象,未發現ATM插卡口或吐鈔口周邊異常,并撥打非銀行客戶服務電話,導致資金被騙走。
三、防范及化解風險的措施
(一)建議加大對銀行卡立法的力度,威懾信用卡套現,保障銀行資金安全,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我國的信用卡立法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如美國有關銀行卡管理的基本法律較多,如《公平信報告法》、《公平催收行為法》等,較健全的法律環境促進了美國銀行卡產業的繁榮發展。我國應加快立法進度,促進銀行卡大規模使用,滿足市場和業務發展需要。
(二)銀行內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信用卡受理及審批工作,正確開立商戶收單賬戶及設置扣率,提升系統對商戶日常運營及交易監控預警功能等,防范操作及外部監管風險
信用卡營銷受理人員應認真核實持卡人和特約商戶申請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把好簽約商戶準入關,防范偽冒申請或惡意透支賴賬的風險;嚴格按銀聯標準設定商戶扣率,加強對批量套現、疑似套現商戶的分析和后續跟蹤工作,提高系統對可疑交易的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規避外部監管風險。
(三)商業銀行采取多種方式提示及防范用卡風險,與客戶共同構建安全用卡環境
商業銀行通過發布安全用卡手冊或公告欄信息,提示客戶用卡注意事項,提高客戶安全用卡意識。并配備巡查小組,加強對自助設備的管理和檢查,防范不法分子在自助設備插卡口、吐鈔口周邊安裝異物及粘貼虛假客戶電話,與客戶共同締造安全用卡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回顧及趨勢》(2012年2月《中國信用卡》雜志).
[2]《銀行卡業務發展的國際經驗與啟示》(2011年11月《銀行家》).
作者簡介:董瑞,供職于建設銀行云南總審計室,從事銀行業務及審計工作十五年,具備國際注冊審計師CIA資格,具有豐富的業務管理及審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