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關鍵詞〕 物理教學;興趣;觀念;生活;課堂氛圍;問題;實驗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6—0035—01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課改的關鍵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愛學、樂學、會學。物理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有機地統一起來,同步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的全面優化。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知識性、技能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試圖通過物理教學,使學生獲得作為新型人才必需的基本物理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與學生共同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必須解放思想,轉變教學觀念,盡快適應新的形勢。
二、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剛接觸這門課的學生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物理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則很容易流失。所以,教師在上序言課時要認真設計教案,上好第一堂課。比如,通過演示三棱鏡分解白光、紙盒燒開水、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物理有趣,從而為今后學習鋪設良好的通道。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都處在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處理等都有濃厚的興趣。引用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發生的物理現象,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保持學生對物理的濃厚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融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輕松學習,大膽地思考,不用擔心老師的責罵,也不用擔心同學的譏諷。如果老師上課一臉嚴肅,課堂氣氛一定很緊張。學生生怕惹著你,哪還有心思聽課,更不敢發言。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度緊密相聯,當人們接觸到事物,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時,就會對它產生向往進而發展成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患,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分層設計問題
請學生回答問題要因人而異,易、淺、簡的問題請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回答,難、深、繁的問題由成績好的同學回答。老師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對什么樣的問題由誰回答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讓部分學生受到驕寵,另一部分學生又備受冷落,更要避免讓學生產生如果他答不上就認為你在故意為難他的誤解。
五、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傳統教學中由教師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只是被動地回答問題,學習能力得不到鍛煉,始終處于消極的等待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教師要在學生看書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相信學生,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鍛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學習知識,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即使學生寫錯了或說錯了,教師也不要大驚小怪,而應協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還要充分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鼓勵其繼續努力。
六、加強實驗教學
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實際操作。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可以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光的折射》教學,導入新課時,我從課本后面的一個學生實驗入手,在碗里放一枚硬幣,先讓學生的視線從碗口方向向下移動,直到剛好看不見硬幣,此時慢慢向碗中加水,結果又能重新看到硬幣了。在學生興奮之時引導他們思考之前為什么看不見硬幣,學生說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再讓他們思考加水后為什么又能看見了。由此自然引入“光的折射”等知識點。
.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