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關鍵詞〕 語文教學;復習;寓教于
樂;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6—0086—01
復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復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掌握內化、靈活運用的目的。復習時,讓學生準確把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參與復習的興趣
1.引進競爭機制。小學生爭強好勝,適當組織一些競賽,會調動起他們參與的熱情,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復習中來。如,對于詞語復習,可組織學生進行默寫詞語的比賽:先給學生出示幾十個詞語,給他們幾分鐘時間速記;然后讓他們憑記憶默寫詞語,比比誰默寫的詞語多且正確;最后,請默寫詞語多且正確的學生談談體會,介紹記憶方法。這樣復習,不僅讓學生鞏固了詞語,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指導學生編寫復習提綱。復習時,可指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自己編寫提綱。這種自我整理活動,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教師可以以一個單元為例進行指導,包括對重點字詞的音、形、義,每篇課文的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重點句子、中心思想以及相應的練習中出現的各種訓練項目等進行指導。然后由學生依據教師的指導方法,可個人或小組自編復習提綱,教師則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對后進生的輔導上。最后讓學生把自編的復習提綱和全班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復習,掌握復習的主動權,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促進他們對知識鞏固和理解。
3.引導學生自主出卷。每一單元復習完后,指導學生針對單元復習的重點、難點,自己出一份檢測卷,要求人人參與,并附上標準答案。然后,再進行公開優選定奪,作為樣本卷。其余的試卷,讓學生自由選擇一份作為測試卷,試卷由出卷人批閱,最后由教師再次審核評定。這樣一來,大多數學生出的試卷質量上乘,即使是后進生出的試卷也比任何一次作業都好。自主出卷,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復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復習中來,更重要的是這一過程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提煉、升華。
二、有的放矢,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
復習的內容應當經過精心選擇,要在復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復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復,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必須在教學復習課進行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了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信息,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復習課的教學方案。一般來說,復習內容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教材中關鍵性、帶有規律性的知識。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的網絡。語文復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教材中關鍵性、帶有規律性的知識為紐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大綱所規定的能力。
2.教材中容易混淆的知識。在復習過程中,把握容易混淆的知識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捷徑。如,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形近字是容易混淆的知識,復習時可以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 “青、清、睛、情、蜻、請、精”這幾個形近字時,可編兒歌:“牛羊肥壯草兒青,加上‘三點河水清,有‘目變成大眼睛,心里著急有事情,水邊飛蟲叫蜻蜓,換上‘言字說聲請,再換‘米字多精彩。”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教材中的疑難知識點。對復習中出現的疑難問題,要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對已掌握的知識,要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新知識,做到溫故知新。每單元教學結束,可以采用梳理知識、檢測成果等方法,對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進行了解,針對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復習。如,在批閱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教師應在復習課上邊示范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當堂練習。
.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