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朝暉
【摘要】 近年來,體驗式教學逐步為教師所接受和采用. 但是作為充滿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的學科,中學數學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和運用必定有所不同. 本文簡述了在運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初中數學;運用
所謂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特定情境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內驅動力,喚醒自我情感,整合已有經驗,然后親歷、體驗、領悟知識,并自主地進行知識體系建構,從而使學生在體驗中增長知識、自我發展的一種教學觀和教學方式.
相比起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更有助于他們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因而近年來逐步被教育界、學術界以及廣大師生群體所認可. 但是,畢竟體驗式教學對中國教育界來說算是個新事物,且尚未普及,很多時候教師們還停留在探索階段,而且有可能山頭林立,標準不一. 此外,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學是一門充滿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的學科,很多時候不像語文、歷史等科目那樣可以創設直觀的情境帶動學生去深入體驗. 因此,如何更好地將體驗式教學注入到數學課堂中,尤其是承接基礎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初中數學課堂中,顯得尤為引人關切.
一、學生的體驗
學生的體驗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成功運用的基礎. 英語課堂可以設立情景對話,歷史課堂可以重演史實,地理課堂可以展示模型,甚至和小學數學相比,由于水平不同,小學數學許多概念、公式、應用題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直觀實例給學生以體驗,但初中數學則開始更多側重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那初中數學課堂該從何下手帶給學生體驗的機會呢?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很多教師有個認識誤區,覺得體驗式教學等于情景式教學,必須創設情景,否則就無法進行體驗式教學. 其實不然,體驗式教學重在學生得到體驗,而非教師創設情景. 能帶給學生體驗的不一定只有具體、形象的情景. 所以,教師應該把精力花在如何引領學生去體驗,而非如何為學生創設情景. 當然有直觀的體驗是更好,但哪怕是讓學生自己推導公式,講解教材、題目,互相批改作業、測驗卷等,都可以帶給學生體驗.
二、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主動性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順利開展的引擎. 體驗固然重要,但體驗也分主動體驗和被動體驗. 主動體驗的學生更容易整合已有經驗知識,發散思考,建構更完整的知識體系;被動體驗的學生往往就是虛與委蛇、陽奉陰違,不愿意自己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果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算是設置再好的情景讓學生體驗,也只會事倍功半. 比如,同樣是讓學生講解課程內容或題目,如果讓成績差、內向、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去做,教師就要多考慮一下,該學生是否愿意、有無能力,如果學生不樂意參與,不但他自己浪費提升自我的機會,而且很可能影響整個課堂氣氛.
強扭的瓜不甜,教學也一樣. 因此,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必須多想法子讓學生主動起來,更要預防體驗式教學變為優等生的專屬. 這就要求教師能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看人下菜. 比如,針對青少年追求刺激、渴望自尊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全體學生就某段時期學過的內容各自出題,然后匯合成一份測驗卷,讓全班人都做一次,再來比較誰出的題最難,誰出的題最有技術含量,等等.
三、學生間的交流
學生間的交流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酵的催化劑.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各自的思維方式、智力水平不同,必須讓學生盡可能多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過程. 在組織合作交流的數學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交流如下內容——發現了什么,是否正確,有何根據,然后互相討論出正確結論. 一個人的一個想法不說出來,那它只能一直是一個人的一個想法,但如果人與人之間能交流想法,兩個想法碰撞、融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全新的想法. 這在體驗式教學中也是一樣的. 當學生自己有所體驗,對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后,要鼓勵他們相互之間交流體驗思想,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及時相互糾正錯誤觀點,也有助于他們發散思維,想得更多,激起更多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的相關公理、定理時,不要急著一下子講完,而是講了一兩個之后,鼓勵學生自己探討其余的公理、定理,哪怕是學生自己在教材中看過的,彼此之間再講一次也會增進他們的記憶,甚至還會交流出全新的推論.
四、對知識的運用和實踐
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實踐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延伸和升華. 記住的知識需要不斷重復才能減少流失,但用過的知識卻往往歷久常新. 而且,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也更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和興趣,吸引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積極主動. 例如,針對浴缸泡澡這一生活習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浴缸放多少水時人泡進去才不會把水溢出來,或者在何種水流量下放水多長時間,浴缸的水才最合適,從而鼓勵學生靈活運用長方體體積公式親身測算體積、容量等,得出實用的答案. 其實,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目,只是長期的灌輸式教學給學生養成了等、靠、要的壞習慣.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多解決,養成把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的良好習慣.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體驗式教學的路上,數學教師和數學教育研究者尚有許多工作有待完善,學生們也有諸多習慣有待糾正和養成. 相信只要師生共同努力,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在體驗式教學的路上,數學教學會走得更遠,走得更順.
【參考文獻】
[1]胡金燕.初中數學用體驗式情境教學法取得良好教學效果[J].新課程學習,2011.
[2]魏登科.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向導,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