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利
【摘要】 小學生數學練習錯誤是學習過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現象,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 長期以來,我們教師缺乏一種“主動應對” 錯誤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導致部分學生對于相同的錯誤屢犯不止,學生學習時間無效流失,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其實,最好的學習就是在錯誤中學習,讓學生經歷錯誤,認識錯誤,糾正錯誤,才可能更好地防止錯誤. 本文就學生如何在老師的系統指導下收集和利用錯題資源,建立 “集錯—思錯—用錯”的小學數學錯題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反思意識,對錯誤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防止同類錯誤等內容進行闡述,旨在提高數學作業的準確率,減輕數學作業量,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小學數學;錯題資源;反思教學
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在作業中對于同一個問題會反復錯多次,在測試中一半以上的錯誤是學生平時作業中的常見錯誤.
新課程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倡導“嘗試—錯誤—再嘗試”的探究式學習,而嘗試、探究必然生成更多的差錯.
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 小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表達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 數學練習中學生出現錯誤是美麗的,是他們最樸實的思想最真實的暴露. 所以教師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輔之以策略處理,充分利用錯題資源進行教學,在錯誤上面做些文章,就可變“廢”為“寶”,把錯誤當成一種特殊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錯誤美麗起來.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了“集錯—思錯—用錯”的小學數學錯題教學策略,效果不錯.
一、集錯——建立師生錯題資源庫
搜集錯題是防止犯錯的前提,而集錯的最好辦法就是建立錯題資源庫,即錯題集. 老師和學生分別建立錯題集,搜集平時練習、測試中的典型錯題.
1. 學生建立個性錯題集
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最好是活頁,把平時數學作業及課堂練習、單元練習、各種測試中做錯的典型性錯誤找出來,把錯誤的習題從作業本或練習紙上“剪切”下來,“粘貼”并整理“編輯”在筆記本上.
我要求學生在錯題集中應包含以下內容:① 記錄錯誤原形. 把做錯的題目完整地記錄下來,既要有題目,又要有錯誤的解法,并在出錯的環節上做上鮮明的記號. ② 分析出錯原因,尋找問題的癥結. 在每一處出錯的地方寫上原因,包括審題錯誤、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公式不熟、計算失誤、緊張過度、格式錯誤、速度太慢或書寫錯誤等. ③ 標明正確做法. 把錯題的正確做法完整地寫在旁邊,有一題多解的最好也能呈現出來. ④ 尋找變式矯正. 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提供2~3個同類題,進行鞏固練習.
2. 教師建立共性錯題集
我在每次作業和測試卷批改時,把學生最容易錯的題、錯誤率高的題摘錄下來,同時認真分析,尋找問題的癥結.
在教師建立的學生共性錯題集中,一般會有以下內容:按不同知識點記錄出錯率較高的典型做法;按或概念錯誤或思路錯誤或理解錯誤或審題馬虎等分析本次練習學生出錯的原因;根據學生出錯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并預設教學改進措施.
二、思錯——反思分析錯題資源庫
師生錯題集的建立,并非為了找錯,而是為了仔細地分析反思錯因,爭取以后不犯相同的錯誤.
由于小學生分析能力不足,所以教師要經常查閱學生的錯題集,了解每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思維定式和新舊知識的干擾因素,幫助學生分析反思,并對特殊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個別輔導.
作為教師,依據師生雙方的錯題集,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反思. 對自己的備課、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作業布置的科學性等進行及時分析,及時調整. 確實,學生有的錯誤并非他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老師教學的失誤造成的.
三、用錯——有效利用錯題資源庫
學生的錯誤是一種極有價值的特殊的教學資源. 過度地防錯、避錯,缺乏對錯誤的欣賞與容納,會減少了學生擴展認知范圍、接觸新發現的機會,使學生失去了很多觸類旁通、聯結新意向的機會,同時也由此失去了矯正失誤和新發現的快樂. 所以,我們既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更要最大限度利用好錯題資源.
1. 使錯題集成為師生分析錯誤的資源,掌握科學方法,減少數學作業量
一本好的錯題集,既能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又能減少機械重復練習,減輕數學作業量.
通常,對于班內數學比較優秀的學生出現典型的錯題,或全班在同一個題目中錯誤率達到30%以上時,我會把該題在課堂上進行集體分析,教會方法,以防重犯;數學成績后20%學生出現錯誤時,我會及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輔導,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反饋練習和動態檢測相結合的辦法矯正學生的錯誤,鞏固知識. 按一定的周期整理錯題集的內容,精心設計診治題進行針對性練習,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機械習題,可解放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一本好的錯題集就是自己知識漏洞的題典,我要求學生平時要注意及時整理與總結,在復習時錯題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復習資料,多回頭看,就能夠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2. 使錯題集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寶庫,促進學生反思,提高作業精確率
通過建立和利用錯題集,學生可以正視自己的失誤和缺點,時時對自己加以警戒,培養嚴謹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錯題集運用得好,對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通常做法是:首先,讓學生找錯,通過重現紕漏來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接著議錯,通過多邊交流來加強學習的驗證能力;然后用錯,通過將錯就錯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是理錯,通過梳理錯誤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要經常閱讀錯題集,學生之間要互相交流錯題集,不斷補充錯題,在反思中完善認知,在糾正錯誤中逐步提高數學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作業的精確率.
3. 使錯題集成為教師調控補救的信息,改進教學行為,達到教學高質量
錯題集可以使教師準確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典型錯誤. 通過記錄、反思、歸納、整理錯題,提高教師課前預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改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師生雙方應將錯題進行科學系統的分類:按內容分類,做到知識系統化,條理清晰;按題型分類,做到化繁為簡,集中目標;按錯因分類,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按對象分類,做到有的放矢,分類指導.
教師通過對錯題集合理分類,解決了錯題時空上分散、指導時費時、容易疏漏的問題,可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反思,及時改進教學行為,及時調整指導策略.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學生犯錯的過程應看做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 當然,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獨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以糾正,必須有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幫助學生樹立糾錯追因意識,把學生的錯誤當做寶貴的教學資源,讓錯誤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讓錯誤變得更精彩.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武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試行)解讀[M].武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馬穎,劉電芝.反思性教學研究述評[J].樂山師范學院,2003.
[4]天利狀元俱樂部.高考狀元學習方法攻略[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