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
【摘要】 教師反思是促進教學發展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所以作為奮斗在教學前線的數學老師更要通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而且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謂“遺憾的藝術”就是指教育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這些不足以及缺陷都是反思的結果,反思從遺憾中產生. 一個不知道遺憾、不懂得在遺憾中反思的老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一個缺乏理智的教師. 所以本文將以小學數學為例,來談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意義以及基本方法.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反思
“反思性思維”,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杜威認為:“所謂思維或反思,就是我們識別我們所嘗試的事和所發生的結果之間的關系.”反思是一種較好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夠讓我們不斷批判和總結以往經驗,并使自己的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我國教師面臨了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卻并不是以往經驗所能解決的,所以培養教師反思性思維變得迫在眉睫. 反思性思維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培訓質量,使教師面臨嚴峻挑戰時而臨危不亂. 本文將以小學數學為例,來談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意義以及基本方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師反思的重要性
作為一位數學教師要熟練掌握各種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方法和策略,并能將眼前的問題迅速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抓住問題的特征進行廣泛的聯想,作出直覺性理解和判斷,從而正確、敏捷、簡約地解決問題,而這些步驟都必須經過反思來實現. 國內外學者認為,教師職業是創造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職業,它迫使教師能夠面對許多突發事件及時作出合理、科學的判斷和選擇. 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新情境與新問題,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并對自己的實踐加以思考.
反思首先可以有助于數學教師采取“有事實根據的”行為,或“知情的”行為,并形成一定的實踐性知識.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有明確的數學觀念和教學目標,這些行為能夠加深教師對數學觀念和教學目標的認識,并通過自己教學活動來達到教學目的. 其次,反思可以讓教師為自己的數學教學進行合理地辯護. 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不一樣,尤其是數學教學,因為數學問題的解決本來就有多種方式,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自己認為有效或者方便的方式進行教學,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教師這種教學方式,所以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反思來驗證自己的教學效果,從而為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合理地辯護. 再次,反思尤其是判斷性的反思能夠使教師更加深刻和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己在促進學生發展和學習方面的作用. 數學教育工作的本質就是促進學生發展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教學一線數學老師,除進行教學之外,還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調查,以適應學生的思維需要. 反思能夠讓教師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己,從而使自己保持積極地情感體驗和自我印象. 最后,反思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理解.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激烈矛盾,這些矛盾大多來源于教師不正確的言行舉止或者對學生采取的不恰當行為,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反思經常性地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會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從而加深教師對學生的更多關注和理解. 同時,教師的反思習慣以及與之相聯系的自我修正過程還可以為學生提供通過反思來獲得自我成長的榜樣.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反思的重要性在于既能促使教師挖掘出自己擅長和有效的教學方式,還能發現自己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從而最快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更重的要是反思還能促進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理念. 這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反思“我教什么數學內容”,還要反思“我是怎么教數學”、“我為什么這么教”等.
二、教師進行反思的內容
如果說反思最重要的是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理念,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反思“我做了什么”,還要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為什么這么做”等,所以教師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1. 學生的需要
學生是教育根本,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進行的,所以身為一線的教師,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學生到底在想什么?”“怎么樣的教學方式才對學生有效?”等問題. 從學生發展的角度,重點考慮學生在某種教學條件下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特征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和學習的需要.
2. 學科教學活動特征
每個學科都有著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語文注重的是文化素養的熏陶,化學注重的是思維嚴謹性,而數學注重的則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我們在進行反思時,應該從數學這一學科的角度,重點思考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特征是什么,我們應該教些什么以及如何教等問題.
3. 教師自身工作性質
數學教師工作有別于其他工作,數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邏輯的數學理論,所以作為一名數學老師的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反思教師的工作性質、工作條件以及由教育教學延伸出的社會制度建設等,才能獲得更高的教學素養.
4. 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這點是教師反思內容中最常見的,每一次的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尤其是數學教師,因為數學不同于其他科目,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時刻反思是否已經達到了自己遇見的目標.
數學教師需要將這四個反思內容結合起來,僅僅對某一方面進行反思是不足以讓數學教師獲得更高質量的數學教學的. 我們要通過反思努力完成各方面的需求,從而促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向完美趨近.
三、教師進行反思的方式
學術界很多學者都對教師反思的方式進行了總結,例如鄒策在其論文《對教師反思習慣培養的幾點看法》中將反思方式歸為:討論式、描述性反思、觀摩式反思以及調查式反思;而郭青枝則根據教學活動將反思分為:寫成功之處、寫不足之處、寫教育機制、寫學生創新四類. 在此筆者也通過整理文獻和教學實踐將反思方法分為:同事或校際交流、反思日記、案例研究三種.
1. 同事或校際交流
同事是自己最好的教師,我們可以通過觀摩同事教學或者請同事觀摩自己教學的方式進行思考,隨后與其他教員互換意見來達到反思的目的. 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是一門主課,從事數學教學的同事很多,所以有助于學習到很多不同的數學教學方式. 校際交流是學校利用反思的方法支持、促進教師發展的一種方式,也就是不同學校的數學教師聚在一起,讓他們上一節數學公開課,然后共同討論解決辦法,最終形成的解決辦法為所有參加的教師及其所在學校教師所共享. 這種方法能夠最快地發現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集合大家的思路和智慧一起解決問題.
2. 反思日記
相信很多數學教師都有寫工作日志的習慣,工作日志其實也是一種反思日記,我們在進行完一天的教學活動之后,都會對自己的教學活動有所評價,將這些評價記錄在反思日記中,可以有效幫我們總結一天的工作,例如,上數學課時某一個教學內容的創造性發揮不足,教育學生中的問題,數學教法的認識等,只要是認為重要的數學教學經驗都可以通過反思日記進行記錄. 但反思日記不同于工作日志的是,它記錄的方式比較自由,教師可以選擇用口述或者筆記的方式進行記錄. 反思日記一種讓教師主動重新整理教學經驗的方式,將有助于教師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與優勢.
3.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學校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反思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指教師通過對某一教學專題進行研究,或者是對某一教學現象進行研究,或者對某一節公開課進行研究分析等. 數學作為中小學必學科目,有很多有關于數學的公開課、數學專題等,這些公開課和專題都是值得數學教師研討的很好的案例. 案例研究是一種有效改善教學實踐的方式,并有助于在教師中間形成一種調查研究的氣氛.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國的一句古話,它說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同樣,在數學教育實踐中,反思也顯示它獨有的魅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助于改善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師的自身素養. 所以數學教師應該經常性地、科學地進行反思,讓反思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種自覺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美】杜威著, 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呂達,劉捷. 超越經驗:在自我反思中實現專業發展[J].教育學報,2005(04).
[3]【美】Stephen D.Brookfiled著,張偉譯.批評反思型教師ABC[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