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樸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賞識教育,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用賞識眼光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給予充分的激勵與肯定,使學生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學習,以提升教學實效。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賞識教育
進入初中之后,數學的高度抽象性與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令很多初中生都認為數學是一門難學難懂的課程,甚至對數學感到懼怕、厭惡,不僅影響了學習信心與學習效果,更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筆者提倡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賞識教育,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用賞識眼光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并給予充分的激勵與肯定,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學生懂得自我賞識,使學生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學習,以提升教學實效。
一、賞識,讓學生樹立自信
由于存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數學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都是有差異的。數學水平較差的學生往往自信心不足,厭學心理嚴重,缺乏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賞識學生,尊重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通過差異化的教學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正確地認識自己、賞識自己,從而樹立自信,增強學習的內驅力。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以現有水平解出答案,我就出了這樣一道題:在△ABC中,∠C為90°,①如果a為5,b為12,那么c為多少?②如果a為5的平方根,c為5,那么b為多少? ③如果a:b為3:4,c=15,那么a為多少,b為多少?這三問由易到難,讓學生自由選擇作答,根據答題結果反饋可知,所有學困生都完成了第一問,大多中等學生完成了前兩問,而優等生則完成了三問。由于我是以學生的數學水平為基礎進行出題,能夠有效激起學生答題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根據定理輕松解出正確答案的過程,更讓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讓他們有信心向更高難度的題挑戰。
二、賞識,讓學生敢于質疑
通過賞識教育,實施差異化教學,可樹立學生的自信,讓學生不再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然而,教育的精髓不在于單純解答,更在于勇敢質疑,以解決學生心中的困惑,實現有效教學。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在發現問題或遇到疑難問題時,往往會產生焦慮心理,雖心存質疑,卻又擔心被嘲笑,從而缺乏提出質疑的勇氣。因此,教師應引入賞識教育,給予學生更多地鼓勵,讓學生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中,我就故意板書展示學生作業中容易出現的錯誤,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具體實例如下:
若方程2X2-KX-2K+1=0的兩實數根的平方和是,求實數K的值。
解:設方程的兩實數根分別為X1、X2,
∴X1+X2= ,X1X2=,
∴X12+X22=(X1+X2)2-2X1X2= 。
解得:K=-11或3。
當該題演算完畢后,我就問學生有沒有問題,學生都普遍搖頭。但是,我卻發現有個學生盯著黑板,眼神渴望,眉頭糾結,欲言又止的樣子,于是我就用點頭、微笑等動作鼓勵該學生發言,而這個學生也終于勇敢地站起來,并提出質疑,“我認為老師的答案不對。因為方程有兩實數根,所以△≥0,但如果K=-11,算出來△就小于0,方程就沒有實根,這樣題目就和答案有沖突了,是不是應該舍去K=-11?”這個學生由于緊張,聲音較小,但邏輯卻十分清楚與正確,于是我表揚了他敢于質疑、認真思考的學習精神,使該生很受鼓舞,從此變得特別愛提問,學習進步也特別快。
三、賞識,讓學生樂于創新
當數學課堂形成人人敢于質疑的學習氣氛時,就會大大緩解學生緊張、焦慮的心理,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自主學習的前提,有利于讓學生真正領悟數學知識,并得以舉一反三,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不過,當學生克服思維定式,形成創新思維時,卻往往會對自己持懷疑態度,怕得不到贊同,怕受到批評。因此,教師應充分賞識學生,信任學生,給學生肯定性的評價,激勵學生去探索數學的奧秘,讓學生樂于創新。例如我就曾創設了一道開放性的問題:“試比較,,,的大???”同時讓學生開動腦筋,看誰的方法最簡單、最快速。在巡視時,我發現很多學生都采用分母通分,或根據直接相除的得數來比大小,但由于數字復雜,計算過程十分煩瑣。正當大家埋頭計算時,有個女生卻率先舉手說自己做完了,由于花費的時間短,很多學生都嘀咕說肯定是做錯了??吹皆撆趩实谋砬椋揖驼f:“同學們,不管想法是對是錯,只要敢想,就是好樣的?!比缓笪蚁蛟撆兑再澰S的眼神,并讓她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演算過程。原來該女生是采用分子通分方法,將題中四個分數換算為“,,,”,由于“>>>”,所以得出“>>>”。當大家看到這個女生的方法的確是又快又好時,不禁大為佩服,女生的臉上也洋溢出自信和快樂的笑容。
四、賞識,讓學生愛上數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賞識教育是無處不在的,其核心是對學生的愛,所以不應僅僅注重于解答問題、提出質疑、創造性地分析問題等數學知識的應用與消化。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其閃光點,只要教師懂得賞識,給予學生足夠的寬容與耐心,就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接受老師的教導,并愛上數學學習。此外,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與錯誤,并不吝惜語言,經常去表揚與鼓勵學生,以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教學中,賞識教育以愛為名,超越了功利教育只重結果的局限,讓每一個學生充滿自信,喚醒自己潛藏的力量,朝著既定的目標勇往直前。當然,賞識不等于一味遷就,不等于違心表揚、盲目寬容,賞識也應有公正地批評與懲戒。所以,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賞識尺度,方能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以一顆充滿陽光的心,快樂地迎接每一天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鐘海.淺談賞識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數學學習,
2010(3).
[2]程紅英.談賞識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研),2010
(12).
(龍川縣細坳中學)